万里关山鬓易华,冠州桥下御河斜。
千门烟冷分榆火,三月春寒见杏花。
新水聚船人趁市,顺风吹旆客还家。
莫怜书剑频漂泊,拟学东陵老种瓜。
万里关山鬓易华,冠州桥下御河斜。
千门烟冷分榆火,三月春寒见杏花。
新水聚船人趁市,顺风吹旆客还家。
莫怜书剑频漂泊,拟学东陵老种瓜。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冠州》诗,描绘了一幅边塞之地的生动画面。首句“万里关山鬓易华”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岁月的感慨,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接着,“冠州桥下御河斜”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展现出边塞的独特风貌。
“千门烟冷分榆火,三月春寒见杏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边塞冬末春初的寒冷景象,另一方面又通过“杏花”的绽放,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与生机之感。这种冷暖交替的描写,既展现了边塞环境的严酷,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新水聚船人趁市,顺风吹旆客还家”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生活的场景,通过“新水聚船”、“人趁市”、“顺风吹旆”、“客还家”等细节,展现了边塞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既有繁忙的市集,也有归家的温馨。
最后,“莫怜书剑频漂泊,拟学东陵老种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渴望安定的心愿。诗人借用“东陵老种瓜”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像东陵老一样,过上一种简单、平静的生活,远离漂泊与动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既有壮丽景色,又有复杂情感交织的画面,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采石江头李太白,狂不奈烦宫锦窄。
赤壁矶下苏东坡,一叶泛泛凌风波。
当时有月并有酒,和酒和月吞入口。
酒肠得月冷于冰,化作瑰辞喧宇宙。
两首赋,百篇诗,千秋万古称绝奇。
两翁不作归来鹤,玉宇琼楼寒漠漠。
若得长江变泼醅,少住人间亦差乐。
望圆晦缺秋复春,古来明月今来人。
我时举酒问明月,月亦团团应不得。
铁如意,玉唾壶。
我歌君和声呜呜,烂醉起舞嗔人扶。
问影莫是李与苏,月中仙子知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