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南还未及春,单于别部寇西秦。
将军不用临河战,犹有长门玉貌人。
汉使南还未及春,单于别部寇西秦。
将军不用临河战,犹有长门玉貌人。
这首《明妃曲》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女性命运的同情。
“汉使南还未及春”,开篇以汉使南行未至春天为背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为后文的故事铺垫。接着,“单于别部寇西秦”一句,点明了外敌入侵的情境,将故事置于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为王昭君的命运增添了悲剧色彩。
“将军不用临河战”,此句转折,似乎在暗示王昭君的命运并非由战场决定,而是另有隐情。这里的“不用”二字,既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也暗含了对王昭君被选为和亲对象的惋惜。最后,“犹有长门玉貌人”一句,以“长门”这一典故,指代王昭君,强调了她的美貌与才华,同时也揭示了她被选为和亲对象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情境的融合,不仅展现了王昭君个人命运的凄美,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局限与无奈,以及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复杂关系。李云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让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悲凉。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且住为佳耳。任相猜、驰笺紫阁,曳裾朱第。
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
容易得、一人知己。
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
曾不直,一杯水。歌残击筑心欲醉。
忆当年、侯生垂老,始逢无忌。
亲在许身犹未得,侠烈今生已已。
但结托、来生休悔。
俄顷重投胶在漆,似旧曾、相识屠沽里。
名预籍,石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