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风所折,膏明自煎然。
折固理之必,明性其可迁。
趋向人各异,公议日月悬。
开言死不测,喑噤贵且年。
木秀风所折,膏明自煎然。
折固理之必,明性其可迁。
趋向人各异,公议日月悬。
开言死不测,喑噤贵且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景初的《送唐介南迁(其二)》。诗中以“木秀风所折”起兴,比喻唐介因才露头角而遭人嫉妒,暗示他因某种原因被贬南迁。接下来,“膏明自煎然”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处境,如同油脂明亮却自我煎熬。诗人认为,这样的道理本在意料之中,人的光明性格不应因此改变。
“趋向人各异,公议日月悬”表达了对世态人情的观察,指出人们的价值判断各有不同,但公正的舆论如日月般高悬,终会彰显真理。最后两句,“开言死不测,喑噤贵且年”,揭示了唐介可能因为直言不讳而遭遇生死难料的困境,同时暗示沉默权贵在一时之间显得尊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权谋,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年年摇落如斯,者番倍觉风霜早。
飘烟铜陌,凋阴玉井,声凄意悄。
动地金商,长年枨触,望穷天杪。
又洞庭波恶,吴江水冷,秋心共,南鸿到。
旧梦梧宫渐杳。怅空枝、夜乌还绕。
题红暗诉,回黄有待,几重情抱。
漫羡残枫,春花比艳,余霞应少。
愿松筠本性,岁寒长守,且閒门扫。
梢茧含烟,茎盘晕玉,晴阑尽日风暖。
十里丰台,霞畦锦陌,艳说曼殊村畔。
筠笼贮碧,怜论把、春光偏贱。
添作幽人供养,依依蕙炉香掩。婪尾乍酬倦盏。
对丰容、问春深浅。簪与翠鬟嫌重,赋情难遣。
芳谱长安数遍。剩老去、看花雾中眼。
欲寄将离,红桥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