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两句,以河边青草的景象起兴,表现了诗人对遥远故土的怀念之情。随后,“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思念之难以企及,只能在梦中得以慰藉。
接着,“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两句,则是诗人醒来后的失落感受,梦中的温馨变成了现实中的孤独与陌生。“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一句,更强调了远离家乡的隔绝和无尽的思念。
下片“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用自然界的变化来比喻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应与理解,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象的深刻情感。紧接着,“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则是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没有知音可以诉说心中的不舍。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一句,转换了情境,诗人收到了远方朋友送来的礼物——两尾鲤鱼。这份友情在异乡的孤独中显得尤为珍贵。紧接着,“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则是诗人让孩子去煮制这鲤鱼,结果在鱼腹中发现了一封信笺。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两句,表现了诗人的迫切阅读与期待,从信中的文字寻求安慰和温暖。最后,“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则是信中的内容,一方面是增添饮食的关心,另一方面是表达深远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亲情、友情的追念,抒发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异乡的孤独感受,是一篇充满浓郁乡愁与深沉情感的作品。
太凄然。是谁家紫玉,埋梦古墙边。
剪蓼分根,揉绒作叶,消受荒月凉烟。
枉丹染、蜀鹃恨泪,问旧井、谁觅丽华钿。
薄质桃花,小魂豆蔻,楚楚娟娟。
一样天生丽质,妒华清春醉,绮烛么弦。
露夜零蛩,风晨冷蝶,还肯来与相怜。
苦难乞、东皇赐宠,有怨女、抱病负髫年。
试看灵芸玉壶,剩唾红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