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日犹赤,云低雨骤来。
枯池重积水,老石更生苔。
农务多时苦,天心此日回。
绿窗无一事,蕉影亦悠哉。
晓起日犹赤,云低雨骤来。
枯池重积水,老石更生苔。
农务多时苦,天心此日回。
绿窗无一事,蕉影亦悠哉。
这首诗《喜雨》由清代诗人马福娥所作,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喜悦与宁静。
首句“晓起日犹赤”,清晨醒来,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天空呈现出一抹深红,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次句“云低雨骤来”,紧接着描述了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雨势之急。
接着,“枯池重积水,老石更生苔”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描绘了雨后池水重新充盈,老石上长出青苔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雨水对于土地和生命的滋养作用。
“农务多时苦,天心此日回”则表达了对农民劳作艰辛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天意转变、带来丰收希望的期待。最后一句“绿窗无一事,蕉影亦悠哉”以静谧的绿窗和悠闲的蕉影,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呼应了前文雨后的清新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