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洮送袁七书记归朝》
《临洮送袁七书记归朝》全文
唐 / 吕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忆年十五在江湄,闻说平凉且半疑。

岂料殷勤洮水上,却将家信托袁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táosòngyuánshūguīcháo
táng / wēn

niánshízàijiāngméiwénshuōpíngliángqiěbàn

liàoyīnqíntáoshuǐshàngquèjiāngjiāxìntuōyuánshī

翻译
回忆起我十五岁时,在江边度过
听说平凉的事,心中半信半疑
注释
年十五:十五岁那年。
江湄:江边。
闻说:听说。
平凉:地名,位于甘肃省。
且半疑:一半怀疑。
岂料:没想到。
殷勤:热情周到。
洮水:古代中国西北的河流。
信托:托付。
袁师:指代某位名叫袁的老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开篇"忆年十五在江湄,闻说平凉且半疑"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那时年仅十五,在江边听闻关于平凉(今甘肃静宁)的消息而感到怀疑,这里既有对青春时光的留恋,也有一种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情。

"岂料殷勤洮水上,却将家信托袁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感情。在洮水(今甘肃临洮河)之上,诗人对朋友的殷切关心溢于言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委托。这里的"却将家信托袁师",意味着诗人要把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或事情托付给即将离去的友人,这不仅显示了对朋友的深度信任,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未来的不安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关切,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诗中的意象既有空间上的移动(从江湄到洮水),也有时间上的流转(从十五岁到现在),这种交织的时空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

作者介绍
吕温

吕温
朝代:唐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生辰:771~811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猜你喜欢

次韵呈刘立道宣谕二首·其二

使星光出太微庭,马上风云日下生。

斧钺疑从霄汉落,丝纶如被衮衣荣。

欢迎道路初颁诏,威詟奸雄不动声。

谁识张纲最年少,耆儒空愧旧知名。

(0)

和周通判永丰破贼

五更盾上闻磨墨,夜半偏思破残贼。

平明露布已成文,倚马不知军务剧。

初传别驾下南州,人如天马徕西极。

指挥猛士驱貔虎,坐使威声驰绝域。

狂胡昔渡西楼山,汉皇不闭玉门关。

四方群盗猬毛起,旌旗光拂牛斗间。

回戈必定东征去,铠仗如云光照路。

捷书飞入甘泉宫,插羽鸣鞭气横骛。

公家人物世不衰,况复诗名天下知。

探骊得珠何崛奇,更欲尽采珊瑚枝。

(0)

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其一风月堂

官身宁为倦知还,自忆青山对白间。

有月有风俱是客,爱诗爱酒可能闲。

(0)

次韵建安刘彦冲学士寄茶一首

寒溪日漱枯肠洁,自志穷愁渐陋劣。

故人不爱北苑春,更遣清甘嚅吻颊。

只今相望如参商,武夷孤绝云苍茫。

底事坐阅百鸟翔,要借玉川风两腋,高飞令我坠君傍。

(0)

句·其二十

洪府西山最景奇。

(0)

上丘漕司生辰诗

淮海钟神秀,逢时出伟人。

熊罴符吉梦,弧矢记佳辰。

瑞世仪丹凤,占祥得石麟。

心田平若砥,学海阔无津。

道任司衡重,儒传孟氏醇。

雄文追灏噩,雅意蕴经纶。

大策登商第,英名动搢绅。

含香登粉署,画诺拥朱轮。

画戟声称远,星轺宠数频。

一时推厚德,列郡仰深仁。

櫜紫殊恩近,官黄墨诏新。

风云看际会,廊庙喜同寅。

寿斝霞纹细,香莲露脸匀。

愿赓难老颂,阅岁等庄椿。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