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
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
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
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
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
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战乱之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国的忧虑。首句“乱后谁归得”直接表达了战争结束之后,人们难以返回自己的家园,这种离散带来的痛苦和无奈。紧接着“他乡胜故乡”则是对比之下,对异地生活的适应与接受,虽然不及故土,但已成为现实。
第三句“直为心厄苦”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心中的结难以解开。随后“久念与存亡”则是对逝去亲人的长时间思念,以及对于生死未卜之人无尽的牵挂。
第五句“汝书犹在壁”中,“汝书”指代某人留下的书信,依然悬挂在墙上,这些物件成为了记忆的载体。而“汝妾已辞房”则是对曾经共同生活的空间,如今却空无一人,只剩下回忆。
最后两句,“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通过一只老狗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狗能感知主人的哀愁与不满,牵挂着主人,它低垂着头,守护在床边,这种景象不仅描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也映射出了战乱带来的破碎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家园、亲情和记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动荡时世的无力感。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
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
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
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
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绝域张骞归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