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二感怀呈洪守》
《念奴娇·其二感怀呈洪守》全文
宋 / 刘仙伦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

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

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

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

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0)
注释
吴山:指吴地的山,这里代指江南。
长安路断:长安(今西安)与江南之间道路阻隔。
黄尘如雾:形容沙尘弥漫的景象。
淮堧:淮河两岸的废墟或边疆地区。
陪京固:陪都,指江南作为朝廷的备用首都。
翠华:古代帝王仪仗的一种,这里指皇帝。
宽忧顾:减轻忧虑,得到关注。
倚筇:拄杖。
清泪:清冷的眼泪,表达哀伤之情。
翻译
在那吴山青翠的地方,我遗憾长安的道路已断,黄沙弥漫如同雾霭。
从荆楚西部而来,行走在遥远的战壕,北边经过淮河周边的废墟,戒备森严。
九个边塞的勇士,三道关隘的猛兽,空守着陪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天空虽高,却难以呼喊,如何才能传达我的忠诚之言。
追忆江东的英雄们,复兴的大业,却被奸佞小人耽误。
看不见皇帝的车驾迁移之地,白白辜负了我皇的英勇和智谋。
无人能击楫发问,也无法制定对策,何时才能减轻忧虑。
我拄杖长叹,满心悲伤的泪水如雨般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刘仙伦所作,名为《念奴娇·其二》。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英雄失落的怀念。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长安(今陕西西安)是唐代都城,此时因战乱而道阻,黄尘漫天,如同雾气。诗人通过这样的景物抒发了对往昔繁华时代的怀念和对当前战事的忧虑。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 荆楚指的是长江中游地区,这里写出了诗人西行的艰难与孤独,以及北上时经过淮河(今安徽境内)时的险峻。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 这里的“九塞”和“三关”象征着边疆的坚固,但诗人却感慨地表达了这些防守并不能真正保护京城,反而显得空有其表。

“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天空辽阔,却难以倾诉心中的忠诚之言,这里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无处发泄的情感。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有能力却因奸臣而不得志的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他们未竟的事业感到惋惜。

“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 翠华指的是帝王的车盖,这里诗人没有看到帝王车驾的踪迹,感叹自己不能亲眼目睹,而是空有对皇上的尊崇之心。

“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 击楫即击船桨,这里诗人在询问自己的前行如何,没有计策来解决眼前的困境,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摆脱这些忧虑。

“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诗人在栏杆上长叹,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思念和不舍,如同滂沱的秋雨一般。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景物描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忧国之情,怀念英雄人物,以及对于失落事业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期待。

作者介绍
刘仙伦

刘仙伦
朝代:宋   字:叔儗   号:招山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刘仙伦(生卒年不详)一名儗,字叔儗,号招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招山乐章》一卷。 
猜你喜欢

虞美人

分明斜月纱窗滤。又听稀疏雨。往年情味往年心。

依旧香残灯灺、拥轻衾。暖寒约略三更过。

点点敲来错。千门万户悄无声。

不道有人暗数、到天明。

(0)

浣溪沙.夏日闺思

冰簟银床暑不侵。绿阴满地一蝉吟。

帘栊如水昼愔愔。

紫蕙初开堪作佩,红莲虽好未宜簪。

闲评花谱惯停针。

(0)

菩萨蛮

晓钟敲破梨花梦。绣衾如水春寒重。怕听子规啼。

归期未有期。妆台和泪倚。镇日慵梳洗。

不敢画眉弯。生憎是远山。

(0)

虞美人

潇湘一桁帘波隐。帘外西风紧。惜花人瘦不禁秋。

料得秋花先要、替侬愁。红蕤枕倚钗声坠。

欲醒还成醉。梦回绡帐月初昏。

忍见芙蓉巾上、旧啼痕。

(0)

驻马听

宿雨朝烟。露浥胭脂红数点。

闲庭寂寞,惜花人起梦尤淹。傍妆台、几度懒临鸾。

整凌波、款步青苔藓。笑嫣然、看朝阳一朵春光绽。

(0)

步步娇

却又早、绿叶成阴,深深院遍。小窗纱、流莺啭。

问可是、城东第一妍。词章禁苑传。谪仙才、人争羡。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