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全文
宋 / 张阁   形式: 词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长天霞散,远浦潮平,危阑注目江皋。

长记年年荣遇,同是今朝。

金銮两回命相,对清光、频许挥毫。

雍容久,正茶杯初赐,香袖时飘。

归去玉堂深夜,泥封罢,金莲一寸才烧。

帝语丁宁,曾被华衮亲褒。

如今谩劳梦想,叹尘踪、杳隔仙鳌。

无聊意,强当歌对酒怎消。

(0)
翻译
长空中的晚霞渐渐消散,远方的水湾潮水已退平,我独自站在高高的栏杆边,凝视着江边的景色。
长久以来的记忆中,每年都有美好的际遇,就像今天一样。
在两次重要的任命中,我面对明亮的月光,常常提笔挥洒。
我在这里已经很久,享受着皇帝赐予的茶杯和香气四溢的衣袖。
深夜离开华丽的宫殿,封印的文书刚刚完成,只留下一寸金莲花燃烧的痕迹。
皇帝曾经亲切地对我说过,对我有过高度的赞扬。
现在徒然地怀念过去,感叹自己的踪迹已与仙人般的高贵生活相隔遥远。
心中无趣,勉强借歌声和美酒来排遣这寂寥的心情。
注释
长天:广阔的天空。
远浦:远处的水湾。
危阑:高高的栏杆。
江皋:江边的高地。
荣遇:荣耀的际遇。
金銮:皇宫的代称。
挥毫:提笔写字。
茶杯:古代官场中的赏赐。
香袖:香气四溢的衣袖,可能指贵妇人的衣袖。
玉堂:古代宫廷的代称。
金莲:比喻珍贵的文书或信物。
丁宁:皇帝的叮嘱或告诫。
华衮:华丽的礼服。
谩劳:徒然劳累。
尘踪:世俗的踪迹。
仙鳌:神话中的海中巨龟,象征尊贵地位。
对酒:借酒浇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怀念往昔情谊的意境。起始三句,"长天霞散,远浦潮平,危阑注目江皋。长记年年荣遇,同是今朝。"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刻记忆和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金銮两回命相,对清光、频许挥毫。" 可能是在提及某种书信往来或是文墨交流的情况,显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非凡。

紧接着的四句,"雍容久,正茶杯初赐,香袖时飘。归去玉堂深夜,泥封罢,金莲一寸才烧。帝语丁宁,曾被华衮亲褒。" 描述了一个优雅的宴席场景,诗人在享受着美好时光,同时回忆起过去受到皇帝褒奖的情形,这表明诗人可能是朝中的高官或文人。

最后两句,"如今谩劳梦想,叹尘踪、杳隔仙鳌。无聊意,强当歌对酒怎消。" 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对于现实生活感到厌倦,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远离尘世的幻想之中,而面对杯中的酒,虽然没有高兴的心情,但也只能强迫自己饮酒解闷。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复杂心境。

作者介绍

张阁
朝代:宋

张阁,字台卿,河阳人。第进士。崇宁初,由卫尉主簿迁祠部员外郎;资阅浅,为掌制者所议,蔡京主之,乃止。俄徙吏部,迁宗正少卿、起居舍人,属疾不能朝,改显谟阁待制、提举崇福宫。疾愈,拜给事中、殿中监,为翰林学士。
猜你喜欢

泊小金山觉渡寺僧言建德知县桐庐知县婺州教授皆被召

敢叹边氛炽,今闻公道开。

中原非世事,南国自人材。

朱履羞弹铗,黄金谩筑台。

天涯转蓬恨,何地赋归来。

(0)

次韵邓天启贺茅舍新成二首·其一

长者一床室,先生五柳庐。

久贫应似我,多病或如渠。

客少门常寂,身闲日自舒。

窥园知鲜暇,安得掺君裾。

(0)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其二

腊穷春到不须臾,霜下陈根岂用锄。

若信彫荣如转毂,故应摇落有扶疏。

(0)

延平林力道阁上观水二首·其一

千重翠巘分三岸,十里寒潭合两溪。

更得横流吞险濑,岂嫌春水浊如泥。

(0)

上巳

行行春向暮,犹未见花枝。

晦朔中原隔,风烟上巳疑。

常令汉节在,莫作楚囚悲。

早晚鸾旗发,吾归敢恨迟。

(0)

和陆元钧颂四首·其四

夜堂人静雨霏霏,润泽焦枯总不知。

堪笑当年净名老,对文殊语恰如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