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翠巘分三岸,十里寒潭合两溪。
更得横流吞险濑,岂嫌春水浊如泥。
千重翠巘分三岸,十里寒潭合两溪。
更得横流吞险濑,岂嫌春水浊如泥。
这首诗描绘了延平林力道阁上所见的壮丽水景。首句“千重翠巘分三岸”,以“千重”形容山峦之多,“翠巘”指青翠的山峰,“分三岸”则展现了山与水的和谐共存,山峦将水面分为三段,景象壮观而清幽。次句“十里寒潭合两溪”,“十里”强调了水路的悠长,“寒潭”和“两溪”则分别描绘了深邃的潭水和蜿蜒的溪流,两者相合,构成了一幅流动而静谧的画面。
后两句“更得横流吞险濑,岂嫌春水浊如泥”,进一步展示了水的动态美。“横流”指的是水流的广阔与自由,“吞险濑”则描绘了水流穿越险峻石滩的勇猛与力量。这两句不仅赞美了水的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生命中挑战与困难的积极态度,即使面对看似浑浊的环境,也不失为一种坚韧与勇敢的象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
福清一半海为田,创邑今垂五百年。
伧蛮世革儒风起,西塘生在网山前。
介夫凛凛松筠操,月鱼识解文章到。
黄檗休誇十二峰,乌窠白屿空餐过。
花骢柳外频嘶,使君底事拼人去。
圯桥风月,睢陵桃李,几回良遇。
我待君来,他催君去,谁留君住。
想尊空北海,诗成东阁,这都是、欢娱处。
宝月才圆又缺,况人生、会难离易。
驭风无计,缩地无术,问天无语。
枯海为炉,赭山为炭,尽烧愁绪。
把一心天地,一家南北,此身堪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