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慕乐野子,萧然与世违。
青林玩流水,白板掩柴扉。
雨过知花落,风晴看鸟飞。
閒来锄菜甲,为采北山薇。
吾慕乐野子,萧然与世违。
青林玩流水,白板掩柴扉。
雨过知花落,风晴看鸟飞。
閒来锄菜甲,为采北山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诗人以“吾慕乐野子”开篇,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的“萧然与世违”,则点明了这位隐士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青林玩流水,白板掩柴扉”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在青山绿林间,与潺潺流水相伴,生活简单而自得其乐的情景。门上的白色木板轻轻掩上,既是一种对外界的隔离,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守护。
“雨过知花落,风晴看鸟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雨后的花落,不仅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轮回;晴天里鸟儿的飞翔,则是自由与活力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閒来锄菜甲,为采北山薇”则展示了隐士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他利用闲暇时间耕种蔬菜,采摘山中的野菜,过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看公风骨,似长松磊落,多生奇节。
世上儿曹都蓄缩,冻芋旁堆秋瓞。
结屋溪头,境随人胜,不是江山别。
紫云如阵,妙歌争唱新阕。
尊酒一笑相逢,与公臭味,菊茂兰须悦。
天上四时调玉烛,万事宜询黄发。
看取东归,周家叔父,手把元龟说。
祝公长似,十分今夜明月。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