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姿那忍折,过了清明花弄雪。
墙角淡妆皎洁,爱过雨黄昏,闭门时节。
晶帘映彻,透一枝、春色明灭。
销魂处、晶莹泪眼,比喻最亲切。饶舌。本来无说。
问何处、尘埃点绝。
都无花果分别,花自情开,果自情结。
有情无胜劣,只净果、能消内热。
耆阇窟、如来拈后,一笑悟禅悦。
幽姿那忍折,过了清明花弄雪。
墙角淡妆皎洁,爱过雨黄昏,闭门时节。
晶帘映彻,透一枝、春色明灭。
销魂处、晶莹泪眼,比喻最亲切。饶舌。本来无说。
问何处、尘埃点绝。
都无花果分别,花自情开,果自情结。
有情无胜劣,只净果、能消内热。
耆阇窟、如来拈后,一笑悟禅悦。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是清代画家奕绘所作,其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以花喻人,以果喻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与禅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幽姿那忍折”,以“幽姿”形容花朵的清雅姿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过了清明花弄雪”,清明时节,雪花飘落,花儿在雪中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氛围。接下来,“墙角淡妆皎洁,爱过雨黄昏,闭门时节”,描绘了花儿在雨后的黄昏时分,独自绽放于墙角,其淡雅之美令人喜爱,仿佛与世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晶帘映彻,透一枝、春色明灭”,通过晶莹剔透的窗帘映照出一枝春花,春色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销魂处、晶莹泪眼,比喻最亲切”,诗人将花儿比作有着晶莹泪眼的女子,表达了一种深情与哀愁,这种比喻最为贴切,让人感同身受。
“饶舌。本来无说”,诗人在此处似乎在反思语言的力量,指出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情感。“问何处、尘埃点绝”,提出疑问,探寻心灵深处的纯净与解脱。“都无花果分别,花自情开,果自情结”,进一步阐述了情感的自然流露,无论是花开还是果熟,都是由内在情感所驱动,没有分别。
“有情无胜劣,只净果、能消内热”,强调了情感的纯净与平和,认为真正的净化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耆阇窟、如来拈后,一笑悟禅悦”,最后以佛教故事为引,表达了通过禅悟获得内心的喜悦与解脱的主题。
整体而言,《霓裳中序第一》通过对花果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与禅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