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中序第一》全文
清 / 奕绘   形式: 词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幽姿那忍折,过了清明花弄雪。

墙角淡妆皎洁,爱过雨黄昏,闭门时节。

晶帘映彻,透一枝、春色明灭。

销魂处、晶莹泪眼,比喻最亲切。饶舌。本来无说。

问何处、尘埃点绝。

都无花果分别,花自情开,果自情结。

有情无胜劣,只净果、能消内热。

耆阇窟、如来拈后,一笑悟禅悦。

(0)
鉴赏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是清代画家奕绘所作,其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以花喻人,以果喻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与禅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幽姿那忍折”,以“幽姿”形容花朵的清雅姿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过了清明花弄雪”,清明时节,雪花飘落,花儿在雪中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氛围。接下来,“墙角淡妆皎洁,爱过雨黄昏,闭门时节”,描绘了花儿在雨后的黄昏时分,独自绽放于墙角,其淡雅之美令人喜爱,仿佛与世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晶帘映彻,透一枝、春色明灭”,通过晶莹剔透的窗帘映照出一枝春花,春色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销魂处、晶莹泪眼,比喻最亲切”,诗人将花儿比作有着晶莹泪眼的女子,表达了一种深情与哀愁,这种比喻最为贴切,让人感同身受。

“饶舌。本来无说”,诗人在此处似乎在反思语言的力量,指出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情感。“问何处、尘埃点绝”,提出疑问,探寻心灵深处的纯净与解脱。“都无花果分别,花自情开,果自情结”,进一步阐述了情感的自然流露,无论是花开还是果熟,都是由内在情感所驱动,没有分别。

“有情无胜劣,只净果、能消内热”,强调了情感的纯净与平和,认为真正的净化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耆阇窟、如来拈后,一笑悟禅悦”,最后以佛教故事为引,表达了通过禅悟获得内心的喜悦与解脱的主题。

整体而言,《霓裳中序第一》通过对花果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与禅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奕绘
朝代:清

(1799—1838)清宗室,荣亲王永琪孙,字子章,号幻园,又号太素道人。嘉庆间袭贝勒。好风雅,喜著述。有《明善堂集》。
猜你喜欢

寄尤溪刘子洁·其一

不见平生刘子洁,秋风迢递寄书来。

交游寥落几人在,展读摩挲双眼开。

碧树羁栖深水陆,紫云梦想旧楼台。

夕阳西眺双峰远,别意临高未易裁。

(0)

题刘宪副翠竹山房手卷·其二

云壑潇潇竹万竿,书来日日报平安。

天声自发高难和,雨色还疑秀可餐。

科斗汗青馀琬琰,凤皇秋实厌琅玕。

乡关迢递江湖远,百绕溪堂梦里看。

(0)

山中赠别田拒山宪副·其三

未雨欲行雨且休,客边琴剑滞深秋。

重逢契阔何年是,再展从容半日留。

童丱追随成白首,鼎彝勋业付沧洲。

晓晴风扫攒峰出,碧海青天快壮游。

(0)

回师山马君入城夜归纪兴

初寒不寒气尚暄,欲雨不雨天茫然。

城市经秋试一到,野田把手行相牵。

向来许国幸无死,老去为农逢有年。

暝色归舆山路沓,候门松火竹篱边。

(0)

晚步山园口占纪兴

小小山园寄翠微,近连山市入烟霏。

蓬蒿未许荒三径,花竹从教碧四围。

细筑云根通野溜,静凭松叶启柴扉。

吾衰脚倚青藜健,日上时来月上归。

(0)

龙泉王公尹莆有惠政焉洽于吾民兹当考绩小诗奉赠以致惜别之情·其一

海县青郊外,归来借一廛。

自怜身计拙,喜得使君贤。

井食惟输税,丁差不费钱。

可能忘帝力,耕凿自年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