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山园寄翠微,近连山市入烟霏。
蓬蒿未许荒三径,花竹从教碧四围。
细筑云根通野溜,静凭松叶启柴扉。
吾衰脚倚青藜健,日上时来月上归。
小小山园寄翠微,近连山市入烟霏。
蓬蒿未许荒三径,花竹从教碧四围。
细筑云根通野溜,静凭松叶启柴扉。
吾衰脚倚青藜健,日上时来月上归。
这首明代诗人朱浙的《晚步山园口占纪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园景象。首句“小小山园寄翠微”,表达了诗人对山园环境的喜爱,将自己寓居的山园视为与翠绿山色相融的一部分。次句“近连山市入烟霏”则暗示了山园虽僻静,但仍与远处的山市相连,增添了些许人间烟火气。
“蓬蒿未许荒三径,花竹从教碧四围”两句,通过写蓬蒿和花竹的繁茂,展现出山园的生机盎然,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悉心打理。这里,“未许荒”和“从教碧”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细筑云根通野溜,静凭松叶启柴扉”进一步描绘了山园的细致与宁静,云根下的小径通向潺潺流水,而诗人静静地倚着松叶开启柴门,流露出闲适与淡泊的心境。
最后两句“吾衰脚倚青藜健,日上时来月上归”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享受着在山园中与自然相伴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与自然规律相契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园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意境。
秋阳暴东林,巍然道南峙。
先帝重贤者,拆毁不及此。
讲堂遂荒芜,斯道亦已矣。
小人紊忠奸,君子杂怒喜。
朝野学渐绝,吾汝乃奋起。
一二同心人,往往隔千里。
春秋偶相过,必求是非理。
庶几化党同,他日能不倚。
悲风自南来,衰草满基址。
垣墉昔谁勤,何以为后死。
三山陈翁湖海士,平生浩荡怀奇气。
晚年脱迹游永嘉,写尽江南山水意。
江南山水何处多,吴头楚尾青嵯峨。
天鸡啼罢海光动,大江一道悬银河。
江村绿树人家晓,燕子归时人悄悄。
千山空翠挟雨来,万顷白云闲不扫。
尔不见米芾颠,海岳庙前书画船。
溪藤出水雪花皎,兴来摇笔生云烟。
又不见高尚书,家住房山沧海隅。
昼长坐对辽天迥,尺素乱洒云模糊。
陈翁昔岁得其奥,丘壑蟠胸夺天造。
大娘剑器张颠草,手应心通入神妙。
何当放浪游名山,倒跨白鹿寻仙关。
翁乎翁乎,精爽可呼起,笑折三秀云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