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宁误我,壮志自多违。
昭代尊经术,先生尚布衣。
清言今夕共,大隐昔人稀。
预恐苍山麓,无从候少微。
儒冠宁误我,壮志自多违。
昭代尊经术,先生尚布衣。
清言今夕共,大隐昔人稀。
预恐苍山麓,无从候少微。
此诗《刘声之炉亭夜话》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友人刘声之的深厚情谊与对其生活状态的感慨。
首联“儒冠宁误我,壮志自多违”,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在追求学问与理想时,难免会与现实产生冲突,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这里“儒冠”象征着儒家学者的身份,“宁误我”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坚守自我信念的决心,即使这会带来误解或困扰。
颔联“昭代尊经术,先生尚布衣”,点明了时代背景——在崇尚经学的时代里,身为学者的刘声之却仍保持着朴素的生活状态,未被世俗功名所累。这既是对刘声之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颈联“清言今夕共,大隐昔人稀”,描绘了一幅夜晚炉亭中,两人畅谈的温馨场景。这里的“清言”不仅指谈话内容的高雅,也暗含了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大隐”一词出自《列子·黄帝》,原意为深藏不露的隐士,此处用来形容刘声之虽身处尘世,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如同真正的隐士一般。
尾联“预恐苍山麓,无从候少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他预感着刘声之可能将隐居于苍山之麓,远离尘嚣,而自己恐怕难以再寻得这位朋友的踪迹。这一句既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对刘声之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声之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其之间的深厚情感交流,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班师归来泪如雨,洒向北邙陵上土。
金杯不共半杯来,旌旆已入黄龙府。
奸秦柄国奈若何,世上英雄本无主。
谁人肯道莫须无,嗟尔张公作何语。
一朝行殿受封功,锡宴湖山看歌舞。
两宫万里尚龙沙,泉下臣飞心独苦。
臣家有子罪万死,臣心有血一斗许。
君王还肯北征时,留衅中军帐前鼓。
大河落日又风尘,抚卷令人哭忠武。
凤历新颁朔,椒盘尚献春。
故人来远道,旧事忆比邻。
童子常游钓,先君辱诲谆。
妙年期奋迅,中道适邅迍。
处困宁东海,观光向北辰。
策勋精国语,捧檄佐王臣。
案牍需翻译,蛮荒赖警巡。
一官心未慊,再世气方振。
有弟嗟沦落,无家共苦辛。
南游绝交广,东望极瓯闽。
天路飞扬阔,家山感慨频。
浔阳新阀阅,槜李旧宗姻。
浅土双亲念,浮生百岁身。
亟归冲雨雪,努力剪荆榛。
马鬣封犹古,鹏程路转新。
行看袍换绿,莫叹鬓如银。
折柳歌金缕,看梅想玉人。
停杯心眷眷,分袂礼彬彬。
我已辜新渥,君毋忘昔贫。
愿持清白操,随地福斯民。
《送陈元刚巡检葬亲毕还乌江治所》【元·岑安卿】凤历新颁朔,椒盘尚献春。故人来远道,旧事忆比邻。童子常游钓,先君辱诲谆。妙年期奋迅,中道适邅迍。处困宁东海,观光向北辰。策勋精国语,捧檄佐王臣。案牍需翻译,蛮荒赖警巡。一官心未慊,再世气方振。有弟嗟沦落,无家共苦辛。南游绝交广,东望极瓯闽。天路飞扬阔,家山感慨频。浔阳新阀阅,槜李旧宗姻。浅土双亲念,浮生百岁身。亟归冲雨雪,努力剪荆榛。马鬣封犹古,鹏程路转新。行看袍换绿,莫叹鬓如银。折柳歌金缕,看梅想玉人。停杯心眷眷,分袂礼彬彬。我已辜新渥,君毋忘昔贫。愿持清白操,随地福斯民。
https://shici.929r.com/shici/NRwmM4MM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