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屋参差竹坞深,旧题名处懒重寻。
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
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
长吟未断清愁起,已见横林宿暮禽。
垣屋参差竹坞深,旧题名处懒重寻。
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
淡日晖晖孤市散,残云漠漠半川阴。
长吟未断清愁起,已见横林宿暮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经过一座隐蔽在竹林深处的僧庵,却选择不进去的情景。首句"垣屋参差竹坞深",以参差的屋舍和深深的竹林,展现了庵院的宁静与隐秘。次句"旧题名处懒重寻",流露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记忆,但此刻并不想过多打扰。
"茶炉烟起知高兴",通过袅袅升起的茶烟,诗人推测庵中的僧人或许正在享受闲适的生活,这让他感到一种内心的愉悦。"棋子声疏识苦心",则通过稀疏的棋子落子声,感受到僧人的专注与禅意,也暗含诗人自己的心境。
"淡日晖晖孤市散",描述了阳光微弱,集市已经散去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残云漠漠半川阴"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中淡淡的云彩和半川的阴霾,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长吟未断清愁起,已见横林宿暮禽",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吟咏不止,清愁油然而生,此时已可见到林间栖息的暮鸟,寓言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归宿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所见,通过僧庵的日常细节,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僧人生活的羡慕,也有对自己人生的沉思。
何处登临散郁陶,草堂依约在东郊。
笼中凡鸟迎新网,天外冥鸿委旧巢。
山色茏葱煇綵旆,田歌呕轧杂鸣铙。
青编虽有知音绝,可是无人学解嘲。
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
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徵书未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