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帆山下》
《石帆山下》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久矣移家住鹿门,偶然信脚到桃源。

尚嫌名挂东林社,那问尘生北海樽。

才尽极知诗草草,睡多常觉气昏昏。

旧闻福地多灵药,安得高人与细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fānshānxià
sòng / yóu

jiǔjiāzhù鹿ménǒuránxìnjiǎodàotáoyuán

shàngxiánmíngguàdōnglínshèwènchénshēngběihǎizūn

cáijìnzhīshīcǎocǎoshuìduōchángjuéhūnhūn

jiùwénduōlíngyàoāngāorénlùn

注释
久矣:长久以来。
鹿门:鹿门山,隐士居所。
偶然:偶尔。
信脚:随意漫步。
名挂:名声在册。
东林社:东林寺,佛教名刹。
尘生北海樽:北海酒杯上的尘埃,比喻世事纷扰。
才尽:才情枯竭。
诗草草:诗歌创作粗糙。
睡多:睡眠过多。
气昏昏:精神昏沉。
福地:传说中的吉祥之地。
灵药:神奇的药物。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细论:详细讨论。
翻译
长久以来我就想搬到鹿门山居住,偶尔随意漫步来到了桃花源。
我仍然嫌弃名声挂在东林寺的名册上,哪里还会关心北海酒杯上的尘埃。
才情已尽深知诗歌创作的粗疏,睡眠过多常常感到精神昏沉。
早就听说福地有灵丹妙药,怎样才能找到高人详细谈论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石帆山下》,描绘了诗人久居鹿门山后的闲适生活和淡泊心境。首句“久矣移家住鹿门”,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长久愿望。次句“偶然信脚到桃源”,以桃花源的典故,暗示自己偶遇宁静之地,如同进入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第三句“尚嫌名挂东林社”,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即使在东林寺这样的禅林,也觉得名声累赘。第四句“那问尘生北海樽”,进一步强调诗人不问世事,超脱尘俗的态度。

第五、六句“才尽极知诗草草,睡多常觉气昏昏”,通过描述自己诗歌创作的随意和睡眠的频繁,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散与慵懒,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才华不再的自嘲。

最后两句“旧闻福地多灵药,安得高人与细论”,诗人怀念福地的传说,希望能遇到高人,一同探讨关于仙药和修道的话题,表达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的生活琐事为线索,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铙歌·其十五

九真方域亦南隅,风雨虽同政化殊。

只隔分茅重岭外,连年粟米贵如珠。

(0)

再次前韵送王文安四首·其一

老向京华著布衣,文心侠骨世应稀。

发同野鹤参差出,身似高云自在飞。

沧海路遥多酒伴,太湖家近有渔矶。

晨昏且喜莱衣是,岁月宁论伯玉非。

(0)

次答闻一老僧

行脚轻千里,高年近百春。

虽云方外士,犹是老成人。

水笔随山笠,孤琴伴独身。

曹溪亲到后,何者是埃尘。

(0)

祝黎方回

板桥东望是扶胥,照水无劳拔白须。

此日合为山院长,当年曾是羽林孤。

柳栽宣武围皆抱,柏近王裒树亦枯。

酌酒寿君还自笑,一般霜雪各头颅。

(0)

题张损持太史行乐图

跏趺秋树根,悠然静馀想。

本为著作人,具此幽遐赏。

十年卧沧洲,髭须渐云长。

不以三事荣,易我一日养。

苍生望正殷,林泉聊独往。

新篇岁峥嵘,旧闻入罗网。

高风激颓波,苔石皆萧爽。

五弦何必挥,瀑流有清响。

(0)

题山带遗画为郑珠江

石边丛菊晚香深,澹墨淋漓惜似金。

自是故人先有意,报君一片岁寒心。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