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时乞祭人。
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时乞祭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古墓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华与今日沧桑的感慨。
"埋没残碑草自春"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古老的碑文被野草所覆盖,时间的流逝在无声中侵蚀着这些历史遗迹。"旋风时出地中尘"则是对这种荒凉情景的一种动态描写,偶尔吹起的旋风将埋藏在地下的尘土卷起,这既象征了古代文明的不再,也预示了自然界对历史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时乞祭人",通过对墓中珍宝的描绘,以及那些曾经为这些珍宝而祈求过的古人,诗人深化了时间与历史的主题。这里的"墦间"暗示了一个幽深静谧的环境,而"夜半分珠玉"则是对墓中珍宝的描绘,这些珍宝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仍旧拥有着它们曾经拥有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一句"犹是当时乞祭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那些为追求这些珠玉而祈求过的古人的感慨,既有对他们行为的反思,也有对历史无情流逝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荒凉古墓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过去文明与现代现实之间鸿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孔明抱义耻偏安,不道中兴事业难。
赖有石头知落处,任从人换八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