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破冢二首·其一》
《破冢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时乞祭人。

(0)
注释
埋没:隐藏在草丛中。
残碑:破损的墓碑。
草自春:草木自然生长。
旋风:突然刮起的旋风。
地中尘:地下的尘埃。
墦间:坟墓之间。
夜半:深夜。
分珠玉:散落如珠玉的金银。
乞祭人:过去向人乞求祭祀用品的人。
翻译
荒草掩盖的残破石碑,春天依然自生自长。
旋风偶尔卷起地下的尘土,仿佛旧日的记忆被唤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古墓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华与今日沧桑的感慨。

"埋没残碑草自春"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古老的碑文被野草所覆盖,时间的流逝在无声中侵蚀着这些历史遗迹。"旋风时出地中尘"则是对这种荒凉情景的一种动态描写,偶尔吹起的旋风将埋藏在地下的尘土卷起,这既象征了古代文明的不再,也预示了自然界对历史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时乞祭人",通过对墓中珍宝的描绘,以及那些曾经为这些珍宝而祈求过的古人,诗人深化了时间与历史的主题。这里的"墦间"暗示了一个幽深静谧的环境,而"夜半分珠玉"则是对墓中珍宝的描绘,这些珍宝在月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仍旧拥有着它们曾经拥有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一句"犹是当时乞祭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那些为追求这些珠玉而祈求过的古人的感慨,既有对他们行为的反思,也有对历史无情流逝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荒凉古墓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过去文明与现代现实之间鸿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荼蘼·其二

一春多雨少晴光,眼底青春去意忙。

已恨点衣红作阵,才怜满架雪生香。

(0)

沧洲白鹭图五首·其五

荷叶浦寒烟漠漠,芦花洲晚雨疏疏。

虽然亦有鱼虾志,难把鸬鹚比并渠。

(0)

戊子岁晚赠应德茂

江海悠悠雪欲飞,抱书空出又空归。

沙头人满鸥应笑,船上酒香鱼正肥。

尘土竟成谁计是,山林又悔一年非。

平生万卷应夫子,两世知名穷布衣。

(0)

孔明成都八阵图

孔明抱义耻偏安,不道中兴事业难。

赖有石头知落处,任从人换八门看。

(0)

潇湘八景·其一平沙落雁

沙阁冻痕吹折苇,淡日黄云照滩水。

风翻斜阵下沧茫,一笛渔歌又惊起。

翩翩弄影声号寒,帛书万里来长安。

稻粱多处有矰弋,何如烟月江湖宽。

(0)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碧筒九寸吹宝瓶,老麋脱角占卿云。

酸风射寒入幽素,采采芳芸拂秋蠹。

绣宫华漏融玉汁,云母窗明烘暖白。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