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秋夕》
《山中秋夕》全文
金 / 元德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黄卷存馀习,青灯共晚凉。

只知书味永,不觉鬓丝长。

老桧千年物,幽兰一国香。

平生陶靖节,此夕邈相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山中秋夜的静谧与深思。首句“黄卷存馀习”,以“黄卷”象征书籍,暗示诗人虽已年老,仍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对知识的追求未曾停歇。接着“青灯共晚凉”,描绘出在昏黄灯光下,诗人与晚秋的凉意相伴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只知书味永,不觉鬓丝长”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忽略了自己头发的白发渐生,体现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沉浸其中的专注。这种忘我的状态,既是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

“老桧千年物,幽兰一国香”运用对比手法,将“老桧”与“幽兰”并置,前者代表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后者则象征高洁的品质。通过“千年”与“一国”的修饰,强调了两者虽形态各异,却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香气,寓意着诗人虽年老,但内心依然保持高洁与坚韧。

最后,“平生陶靖节,此夕邈相望”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字,表达了诗人与陶渊明精神上的共鸣。陶渊明以其田园诗著称,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而此处诗人似乎在这一山中秋夜,找到了与陶渊明相似的心境,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对岁月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元德明
朝代:金   号:东岩   籍贯:金忻州秀容

金忻州秀容人,号东岩。幼嗜书。布衣蔬食,处之自若。人负债不能偿,往往毁券。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饮酒赋诗以自娱。卒年四十八。有《东岩集》。
猜你喜欢

满江红.题安苍崖行乐图

一拂翛然,差堪伴,凌云逸翮。

听涧音,涔涔幽泻,俗尘都息。

晏坐聊为风月主,纵游时作湖山客。

裛清晖,何事转沉吟,追畴昔。争染翰,西林席。

看睹墅,南林屐。数君家胜赏,会应重得。

须信人生行乐耳,残年暮景宜珍惜。

共苍崖,更结岁寒交,松千尺。

(0)

虞美人.蜀茶

烧灯时节传柑宴。青粉墙西见。个人偷眼隔窗纱。

映出月中根叶、雪中花。分明玉茗堂深处。

小立垂垂树。问名犹唤内家真。

一点荔枝飞骑、笑红尘。

(0)

采桑子

分明茉莉开时候,琴静东厢。天样红墙。

只隔花枝不隔香。檀痕约枕双心字,睡损鸳鸯。

孤负新凉。淡月疏棂梦一场。

(0)

尾犯.九月五日雨中作

风雨近重阳,香噀短篱,秋水清洁。

落帽题糕,费词人饶舌。

天将晚、潇潇雨意,酒初醒、沈沈妆阁。

听疏帘外,一阵西风,触动橹铃铁。残虫声渐歇。

况又到、霜冷时节。多病年来,怕镜中消削。

爱红叶、碧山谁染,剪黄花、翠襟自襭。

登高心兴,似比著、当年更薄。

(0)

鹊踏枝.病绪

憨病如愁谁见慰。着甚来由,陡地思量悔。

花片片飞春不系。燕儿争取愁他坠。

翠损红零羞问婢。只有菱花,是我真知己。

强起无情还欲睡。罗帏更被香憔悴。

(0)

庆清朝慢

小钏香消,柔荑春暖,临风卷起红纱。

妆台早开鸾镜,挽就灵蛇。

旋向金盆洗,便水晶帘下抱琵琶。

把纨扇,掺掺一捻,似玉无瑕。

斗百草,挽晚绣,还好事一例,煮酒煎茶。

莫更私书写罢,弄管吹笳。

时枕芙蓉娇面,玲珑雪藕傍荷花。

藏阄戏,双拳擎出,调笑秦嘉。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