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入松.上巳后二日洗钵池汎舟即事同亦史山涛赋》
《风入松.上巳后二日洗钵池汎舟即事同亦史山涛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风入松

蜻蛉小泊断桥东,人在橹声中。

水面残霞飞不定,春波静、暝翠玲珑。

夹岸缃桃斑竹,半船淡月微风。

纱窗尽摘簟纹融,心事暗惺忪。

小拂丝杨人语细,春衫碧、恰似新桐。

可惜小浯溪上,明朝更与谁同。

(0)
鉴赏

这首《风入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游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蜻蛉小泊断桥东”,蜻蜓轻巧地停歇在断桥之侧,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时间——春天。接着,“人在橹声中”一句,将读者的视线从空中拉回水面,橹声悠扬,仿佛是春日里最动听的乐章,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水面残霞飞不定,春波静、暝翠玲珑。”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与远处的山色相映成趣,波光粼粼,翠绿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生动。这一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春日傍晚的美丽景象。

“夹岸缃桃斑竹,半船淡月微风。”桃花与斑竹沿河两岸交错生长,月色朦胧,微风吹过,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纱窗尽摘簟纹融,心事暗惺忪。”诗人坐在船上,透过纱窗,看到簟纹融于月色之中,内心不禁生出一丝淡淡的忧愁。这一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小拂丝杨人语细,春衫碧、恰似新桐。”微风吹动着柳丝,人们轻声交谈,春衫的颜色与新桐相似,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这一细节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青春与美好的眷恋。

最后,“可惜小浯溪上,明朝更与谁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留恋。整个画面在宁静中蕴含着淡淡的哀愁,让人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风入松》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春游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以红碧二色桃花送务观

碧云欲合带红霞,知是秦人洞里花。

俗眼只应窥燕麦,不如送与谪仙家。

(0)

火候颂

真火本无候,时人休强猜。

要知端的意,无去亦无来。

(0)

写怀二首·其一

吾闻唐诸僧,往往多人杰。

有携至岩廊,可并夔稷契。

伟哉寒山子,拾菜衣百结。

其文似离骚,但自写木叶。

(0)

山行行歌十首·其六

遨游自是不思归,花气蒸衣气力微。

抛弃文书亡俗累,岭猿吟后闭山扉。

(0)

初寒

边城秋意老,寒色到庭除。

雨久苔花暗,风高柳叶疏。

异乡思骨肉,多病喜方书。

岂是无归计,东阳故有居。

(0)

文饶自京师还欲往昌国而风作不可渡乃为绝句戏之

欲冲高浪却沈吟,酒近瀛洲懒得斟。

莫道颠风无好意,为君吹过远归心。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