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依然一草寮,浮踪已惯任飘摇。
虚檐晴气生朝露,远树寒声过夜潮。
白骨又惊山下满,朱颜刚向客中消。
时平不爱通侯印,且愿深林作老樵。
梦觉依然一草寮,浮踪已惯任飘摇。
虚檐晴气生朝露,远树寒声过夜潮。
白骨又惊山下满,朱颜刚向客中消。
时平不爱通侯印,且愿深林作老樵。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戴表元的《梦觉》,描绘了诗人梦醒后的所见所感。首句“梦觉依然一草寮”,写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发现自己仍身处简陋的草屋之中,流露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次句“浮踪已惯任飘摇”则表达了诗人对漂泊不定生活的习以为常,显示出其超脱的心境。
接下来,“虚檐晴气生朝露”描绘了清晨阳光透过空旷的屋檐,带来晶莹的露珠,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画面。而“远树寒声过夜潮”则通过远方树木传来的寒意和夜晚潮水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
“白骨又惊山下满”一句,诗人以白骨遍野的想象,暗示战乱或世事变迁的残酷现实,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然而,“朱颜刚向客中消”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消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时平不爱通侯印,且愿深林作老樵”,诗人表达了在和平时期,他并不向往高官厚禄,而是更愿意在深山老林中做一个砍柴的老人,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这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理想人生观。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志趣。
小桃佳李实如拳,西湖尽眼铺芳莲。
景仁不从乡贤饮,为此乐论方穷研。
周衰官失畴人散,钟律要眇谁能传。
近人欺众出私意,最可闵笑房生颠。
如光初不辨宫羽,是非得失安敢专。
每烦教谕累百纸,顽如铁石不可镌。
王李阮胡相诋毁,各执所学何妨偏。
景仁家居铸釜斛,欲除民瘼恐未然。
要须中和育万物,始见大乐之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