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早春时。暖律犹微。柳舒金线拂回堤。
料得江乡应更好,开尽梅溪。昼漏渐迟迟。
愁损仙机。几回无语敛双眉。
凭遍阑干十二曲,日下楼西。
塞上早春时。暖律犹微。柳舒金线拂回堤。
料得江乡应更好,开尽梅溪。昼漏渐迟迟。
愁损仙机。几回无语敛双眉。
凭遍阑干十二曲,日下楼西。
这首词作于宋代,由词人玉英所著,名为《浪淘沙令》。诗中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画面,其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塞上早春时。暖律犹微。"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片温馨而又微妙的春日气氛,"塞上"指边塞之地,"早春"则是时间背景,而"暖律犹微"更具体地描绘了春日初升时那尚未完全展开的温暖与生机。
接着,"柳舒金线拂回堤。" 这一句中,以"柳舒金线"形容早春时节柳树的姿态,轻盈而又美丽,如同金色的丝线,而"拂回堤"则表明这些细长的柳枝随风轻拂着河堤,生动地展现了初春景色。
"料得江乡应更好,开尽梅溪。" 这两句中,词人通过对比,表达出对远方江乡美好的期待,同时也描绘了一幅梅花盛开的画面,彰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昼漏渐迟迟。愁损仙机。" 这里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哀愁,以及内心对于时光无法挽留的感慨。"昼漏"是古代计时工具,"渐迟迟"形容日光流逝得慢慢,而"愁损仙机"则是说这种哀愁影响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几回无语敛双眉。凭遍阑干十二曲,日下楼西。" 最后两句中,"几回无语敛双眉"表达了词人在面对美景时的沉思与不忍离去的情怀,而"凭遍阑干十二曲"则是说诗人徘徊在长长的栏杆旁边,感受着那里的每一曲折,而"日下楼西"则描绘了太阳渐渐落下的景象,以及词人最终还是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
总体来看,这首《浪淘沙令》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万重云树下,数亩子平居。
野院罗泉石,荆扉背里闾。
早冬耕凿暇,弋雁复烹鱼。
静扫寒花径,唯邀傲吏车。
晚来留客好,小雪下山初。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
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春亭及策上,郎吏谢玄晖。
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偏宜留野客,暂得解朝衣。
犹忆东溪里,雷云掩故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