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见黄花秋又暮。滴滴虫声啼绣户。
鸳鸯双枕不知寒,银蜡竞成红泪颗。
梦里乡关云满路。钗压绿鬟蝉半亸。
月延罗帐似依依,耐它只把人愁锁。
才见黄花秋又暮。滴滴虫声啼绣户。
鸳鸯双枕不知寒,银蜡竞成红泪颗。
梦里乡关云满路。钗压绿鬟蝉半亸。
月延罗帐似依依,耐它只把人愁锁。
这首清代徐灿的《木兰花·秋暮》描绘了一幅秋夜闺中思妇的画面。开篇"才见黄花秋又暮",点明了时令,秋意浓厚,黄花凋零,暗示了女子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接着的"滴滴虫声啼绣户",以虫鸣声反衬夜晚的寂静,也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鸳鸯双枕不知寒",通过鸳鸯枕的意象,表达了女子对伴侣的思念,而鸳鸯不觉寒冷,反衬出她的独守空闺之冷。"银蜡竞成红泪颗"运用比喻,蜡烛燃烧的泪滴仿佛是女子的眼泪,形象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哀愁。
"梦里乡关云满路",写女子在梦中回到故乡,但现实中的道路却被云雾阻隔,象征着归乡之路遥不可及。"钗压绿鬟蝉半亸"描绘了女子发钗压着发髻,蝉翼般的装饰物半垂,显露出她的慵懒和落寞。
最后两句"月延罗帐似依依,耐它只把人愁锁",通过月光洒在罗帐上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愁绪,月亮似乎也在怜悯她的愁苦,却无法解脱她的思念。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秋时节孤独思妇的形象,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