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雨湿东风剪。短墙外、红轻翠软。
绛绡重叠胭脂浅。艳夺桃花人面。
倚云栽、日边开遍。和笑折、明霞舒卷。
一枝妒杀红儿见。沽酒这家庭院。
千丝雨湿东风剪。短墙外、红轻翠软。
绛绡重叠胭脂浅。艳夺桃花人面。
倚云栽、日边开遍。和笑折、明霞舒卷。
一枝妒杀红儿见。沽酒这家庭院。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杏花天·咏千叶杏花》描绘了一幅春雨中千叶杏花盛开的生动画面。"千丝雨湿东风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如丝,轻轻洒落在花瓣上,仿佛是东风精心裁剪的细丝。"短墙外、红轻翠软",写出杏花在短墙之外,色彩鲜艳,绿叶衬托下显得娇嫩欲滴。
"绛绡重叠胭脂浅",比喻杏花花瓣如同深浅不一的胭脂色,层次分明,犹如薄薄的红色罗纱。"艳夺桃花人面",形容杏花之美,甚至能比得过桃花,引人注目,仿佛映照出人的面庞。
"倚云栽、日边开遍",杏花盛开的姿态仿佛攀附着云彩,遍布在阳光照耀之处,展现出勃勃生机。"和笑折、明霞舒卷",进一步描绘杏花随风摇曳,如同明霞般灿烂,动态感十足。
"一枝妒杀红儿见",表达出其他花朵见到如此美丽的杏花,都为之倾倒,甚至产生嫉妒之情。"沽酒这家庭院",则以人间烟火气收尾,想象有人会为欣赏这美景而沽酒,增添了几分生活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将杏花的美与春天的气息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平桥永昼。惯柔浪寸鳞,来问春后。
长是船横鸭嘴,派流莺脰。
高人不见元真子,但烟波、到今依旧。
苇汀花岸,千丝作网,笑伊还漏。更比似、针锋细瘦。
好分付吴娘,柂楼烹就。翠釜芹芽菽乳,入瓯芳溜。
鸥乡占取閒滋味,任年年、阻风中酒。
几分纤软,堪人断肠,忆鲈能否。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
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狸奴聘否。
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
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
深窗几回罢绣,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心情渐逗。
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
事已流波卷。忆春帆、酒中饶恨,将词排遣。
填到消魂千古曲,烛泪一时齐泫。
红渍透、吴笺蜀茧。
知己相怜袍未锦,论深情、碧海量还浅。
丁香结,甚时展。买臣自分难通显。
又谁知、此生真见,禁林春扁。
俛仰钟期成隔世,便化云中鸡犬。
也刻骨、衔恩未免。
今日锦袍虽换了,记前言、腹痛将他典。
买素纸,向公剪。
酒尽天寒,弹短铗、半生无术。
拟还向、广陵卖药,荷苓挑术。
秋雨好携邛竹杖,荒原莫管周人栗。
束残书、准趁半江晴,期来日。蝙蝠暗,空如漆。
络纬叫,难成匹。正篱摇书带,庭欹木笔。
计画总嗟吾辈拙,安排尽让天公密。
笑青毡、一夜羽毛生,飞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