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江空露下时,谁家笛傍晚风吹。
情深可奈消无酒,景好惟须对以诗。
欲谱新词三弄里,那堪苦调几声悲。
将眠又起呼舟子,船过山阳且莫迟。
月白江空露下时,谁家笛傍晚风吹。
情深可奈消无酒,景好惟须对以诗。
欲谱新词三弄里,那堪苦调几声悲。
将眠又起呼舟子,船过山阳且莫迟。
这首《月夜闻笛》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描绘了月夜中笛声悠扬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淡淡的忧伤。
首句“月白江空露下时”,以“月白”、“江空”、“露下”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清冷而静谧的月夜图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谁家笛傍晚风吹”,将听者引入一个未知的笛声源头,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想象。笛声在傍晚的微风中飘荡,似乎带着某种不可言说的故事与情感。
“情深可奈消无酒,景好惟须对以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或深情时内心的复杂感受。在没有酒的情况下,只能以诗来抒发情感,既是对诗歌艺术的推崇,也是对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奈。
“欲谱新词三弄里,那堪苦调几声悲。”诗人想要创作新的诗歌来表达此刻的心情,但面对这悲苦的旋律,却感到难以承受。这里不仅体现了音乐与诗歌之间的相互映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最后,“将眠又起呼舟子,船过山阳且莫迟。”在即将入眠之际,诗人被笛声唤醒,他唤来船夫,希望船只经过山阳时不要匆忙,似乎是在期待着某种与笛声相关的相遇或故事。这一细节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神秘感和期待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月夜笛声带来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种美好而又略带哀愁情境的深刻体验。
自君之出矣,我琴不曾弹。
弦中哀与乐,只在转指间。
自君之出矣,蛾眉向谁画。
思君如明镜,挂在东窗下。
自君之出矣,夜夜卜灯花。
思君如车轮,何时碾到家。
自君之出矣,一望一回头。
思君如辘轳,展转何时休。
落叶随风飞,欲归在何时。
人生千里不得会,空向天涯歌所思。
黄陵女儿泣湘月,苍梧鸣凤千年别。
弹折秋风五十弦,妾貌如花命如叶。
青猿夜啼三峡长,望美人兮良可伤。
回雁峰前有来使,愿寄一书还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