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井泉》
《井泉》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古风

石井水溅溅,寒莎映碧藓。

雨声添溜急,天影入波圆。

晓汲连山寺,春耕润野田。

杖藜三咽罢,毛发更萧然。

(0)
翻译
石井中的水声潺潺,寒冷的莎草倒映在青苔上。
雨声使水流更加湍急,天空的影子映在波纹中,如同圆盘。
清晨从高山寺庙取水,春天的雨水滋润田野。
拄着藜杖喝完三次水后,我感到身心更加苍老。
注释
石井:一口古老的石头井。
溅溅:水声潺潺。
寒莎:寒冷的莎草。
碧藓:绿色的苔藓。
雨声:下雨的声音。
溜急:水流湍急。
天影:天空的倒影。
波圆:水面如圆盘。
晓汲:清晨打水。
连山寺:连接着山的寺庙。
春耕:春天的农耕。
润野田:滋润田野。
杖藜:拄着藜杖。
三咽罢:喝完三口。
毛发:头发。
萧然:形容人衰老或心情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石井水溅溅,寒莎映碧藓”两句,通过对泉水和青苔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雨声添溜急,天影入波圆"接着表达了雨后泉水流动加速,水波粼粼,天空的倒映在水中,显得既急促又柔和。

接下来的“晓汲连山寺,春耕润野田”两句,则转向人间活动,晨曦中人们到山寺取水,春天里农事开始,田地被春雨滋润。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腻,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最后,“杖藜三咽罢,毛发更萧然”两句,诗人提起自己行走于田野之间,用手杖支撑身体,停下来休息片刻。"毛发更萧然"则是对自身年迈、头发斑白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他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帝里馀新第,朱门面碧岑。

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

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

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

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

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

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

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

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0)

夏日通济里居酬诸先辈见访

君子远相寻,联镳到敝林。

有诗谁索和,无酒可赊斟。

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阴。

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沈。

(0)

赋得月下闻蛩送别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

暗虫声遍草,明月夜无云。

清迥檐外见,凄其篱下闻。

感时兼惜别,羁思自纷纷。

(0)

高邮送弟遇北游

门临楚国舟船路,易见行人易别离。

今日送君心最恨,孤帆水下又风吹。

(0)

送僧往湖南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0)

合溪水涨寄敬山人

共爱碧溪临水住,相思来往践莓苔。

而今却欲嫌溪水,雨涨春流隔往来。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