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水溅溅,寒莎映碧藓。
雨声添溜急,天影入波圆。
晓汲连山寺,春耕润野田。
杖藜三咽罢,毛发更萧然。
石井水溅溅,寒莎映碧藓。
雨声添溜急,天影入波圆。
晓汲连山寺,春耕润野田。
杖藜三咽罢,毛发更萧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石井水溅溅,寒莎映碧藓”两句,通过对泉水和青苔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雨声添溜急,天影入波圆"接着表达了雨后泉水流动加速,水波粼粼,天空的倒映在水中,显得既急促又柔和。
接下来的“晓汲连山寺,春耕润野田”两句,则转向人间活动,晨曦中人们到山寺取水,春天里农事开始,田地被春雨滋润。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腻,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最后,“杖藜三咽罢,毛发更萧然”两句,诗人提起自己行走于田野之间,用手杖支撑身体,停下来休息片刻。"毛发更萧然"则是对自身年迈、头发斑白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他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帝里馀新第,朱门面碧岑。
曙堂增爽气,乔木动清阴。
直去亲瑶陛,朝回在竹林。
风流才子调,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
礼无青草隔,诗共白衣吟。
轩静留孤鹤,庭虚到远砧。
掩关裁凤诏,开镜理琼簪。
种植今如此,尘埃永不侵。
云奔投刺者,日日待为霖。
君子远相寻,联镳到敝林。
有诗谁索和,无酒可赊斟。
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阴。
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沈。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
暗虫声遍草,明月夜无云。
清迥檐外见,凄其篱下闻。
感时兼惜别,羁思自纷纷。
门临楚国舟船路,易见行人易别离。
今日送君心最恨,孤帆水下又风吹。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