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其一》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黄公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弓冶传家学,才名观国宾。

谭经至白首,投老漫青纶。

北去曾乘险,南归益自珍。

要知超悟处,缥帙有离尘。

(0)
翻译
弓冶家族传承学问,才华出众受到国宾赞赏。
研读经典直到白发苍苍,年老时也依然追求清高之道。
他曾向北冒险求进,回归南方更加珍视生活。
要想明白超脱世俗的智慧,书籍中隐藏着远离尘世的真理。
注释
弓冶:指世代相传的技艺或学问。
国宾:国家的重要宾客,此处可能指朝廷官员。
谭经:研读经典。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纪大。
青纶:青色的丝带,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象征清高。
乘险:冒险前行。
益自珍:更加珍视自己。
超悟:超越常人的领悟或洞察。
缥帙:书卷,古时书卷多用丝绸包裹,缥帙泛指书籍。
离尘:超脱世俗,远离尘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十一伯奉议的敬仰和对其一生经历的感慨。首句“弓冶传家学”暗示了家族中有世代传承的手工艺或学问,可能指射箭技艺或冶炼技术;“才名观国宾”则赞扬了十一伯在国家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和才智,如同国宾一般受人尊敬。

“谭经至白首”描绘了十一伯一生致力于研读经典,直至年老仍不辍学问,显示出他的勤奋和执着。“投老漫青纶”中的“青纶”通常指青色的丝带,这里可能象征着官职,表示十一伯虽然年迈,但仍保持着清高的官位。

“北去曾乘险,南归益自珍”暗含十一伯一生的经历,可能他曾经历艰险的北行,归来后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体现了他的历练与成长。

最后两句“要知超悟处,缥帙有离尘”表达了对十一伯超越世俗智慧的理解,认为他在书籍中找到了超脱尘世的真谛,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其精神境界的高度评价。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富含哲理的挽诗,展现了十一伯的一生事迹和诗人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黄公度

黄公度
朝代:宋   号:知稼翁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生辰:1109~1156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你喜欢

吊卢殷·其三

棘针风相号,破碎诸苦哀。

苦哀不可闻,掩耳亦入来。

哭弦多煎声,恨涕有馀摧。

噫贫气已焚,噫死心更灰。

梦世浮闪闪,泪波深洄洄。

薤歌一以去,蒿闭不复开。

(0)

山中荅友人

偶爱春山在,因循值暑时。

风尘非所愿,泉石本相宜。

坐久松阴转,吟馀蝉韵移。

自惭疏野甚,多失故人期。

(0)

和主司王起

科文又主守初时,光显门生济会期。

美擅东堂登甲乙,荣同内署侍恩私。

群莺共喜新迁木,双凤皆当即入池。

别有倍深知感士,曾经两度得芳枝。

(0)

宫词百首·其五十三

炉爇香檀兽炭痴,真珠帘外雪花飞。

六宫进酒尧眉寿,舞凤盘龙满御衣。

(0)

相次寻举客寄住人

停桡因旧识,白发向波涛。

以我往来倦,知君耕稼劳。

渚田临舍尽,坂路出檐高。

游者还南去,终期伴尔曹。

(0)

春秋战国门.杨回

三逐乡闾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

杨回不是逢英鉴,白首无成一旅人。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