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卢殷·其三》
《吊卢殷·其三》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棘针风相号,破碎诸苦哀。

苦哀不可闻,掩耳亦入来。

哭弦多煎声,恨涕有馀摧。

噫贫气已焚,噫死心更灰。

梦世浮闪闪,泪波深洄洄。

薤歌一以去,蒿闭不复开。

(0)
翻译
荆棘之风呼啸,悲痛之情如破碎的哀鸣。
即使捂住耳朵,悲苦之声仍能穿透心灵。
哭泣的琴弦声中充满煎熬,悲伤的泪水更是摧人心碎。
哎,贫穷的气息已化为灰烬,死亡的决心更是冰冷如灰。
梦境中的世界闪烁不定,泪水的波涛深沉回荡。
唱着薤歌离去,荒凉的门扉再不开启。
注释
棘针:比喻艰难困苦。
风相号:形容风声凄厉。
破碎:形容心情极度痛苦。
诸苦哀:各种苦楚。
掩耳:捂住耳朵。
入来:侵入内心。
哭弦:悲伤的琴声。
煎声:痛苦的声音。
恨涕:悲愤的泪水。
摧:摧毁,使心碎。
贫气:贫穷的气息。
焚:焚烧,象征绝望。
死心:绝望的心。
灰:形容心如死灰。
梦世:梦境中的世界。
浮闪闪:闪烁不定。
泪波:泪水的波涛。
深洄洄:深沉回荡。
薤歌:哀歌。
蒿闭:荒凉关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吊卢殷(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哀伤和悲痛之情。

“棘针风相号,破碎诸苦哀。”这里借用了棘针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来比喻哀伤之声,表达了内心的痛楚和无尽的哀叹。

“苦哀不可闻,掩耳亦入来。”即使不愿听这些哀伤的声音,但它们依然如影随形,渗透到心里,这种感觉是无法逃避的。

“哭弦多煎声,恨涕有馀摧。”诗人用“哭弦”比喻自己的悲痛之情,而“煎声”则描述了这种声音的持续和强烈。同时,“恨涕”二字表达了深沉的怨愤与哀伤。

“噫贫气已焚,噫死心更灰。”这里诗人感叹自己的精神几乎被消耗殆尽,如同被火焚烧一般,而内心的坚持和希望也随之变得渺茫。

“梦世浮闪闪,泪波深洄洄。”诗人将自己对往昔美好事物的回忆比喻为不稳定的梦境,泪水如同波涛一般,深而且绵长,无法平息。

“薤歌一以去,蒿闭不复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已经无法挽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绝望。这里的“薤”和“蒿”都是野草,比喻着往事如同枯萎的野草,永远不会再有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巧妙借用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强烈的情绪。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发清湘·其一

归棹将秋色,三湘是胜游。

湾回仍小屿,滩过尽平流。

临水闻僧磬,隈岩隐钓舟。

江头每佳处,沽酒小夷犹。

(0)

山村人暮归

点点残鸦过,孤村带落晖。

篱边闻犬吠,山下有人归。

远岫连芳坞,长林绕翠微。

云深认茅屋,风细飏征衣。

樵唱同寻径,猿惊为扣扉。

夜深灯火下,儿女共依依。

(0)

有感

人间分有高卑在,世界嗟如缺减何。

楚客骚吟小司命,杜翁诗诮寡嫦娥。

拙知尊爵非吾有,贫为鳏居失助多。

独坐蒲团守书卷,长年恰似病维摩。

(0)

寄建安山长徐平父

钓石摩挲久席珍,儒冠非误一朝伸。

修程鹏击三千里,次榜龙飞第二人。

讲紫阳书聊倚席,纵青云靶早彯缨。

十传先辈家声大,又喜中朝诵句新。

(0)

送光泽苏县丞

种花城里谈经席,三载何曾有束脩。

别换头衔聊佐邑,重拈手板向邻州。

松厅莫笑无公事,蕖幕时能致俊流。

握手溪干留饮去,相思那肯靳书邮。

(0)

和王此山午寄虹字韵一首

早气如春夜即冬,操存要有主人公。

斯翁枉向尘埃老,好我遥知臭味同。

案上两图圆似月,毫端万丈吐如虹。

渠侬落处应谁会,未羡他家那一通。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