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西,红门门外为丰台。
溪村流水曲抱隈,引水种树村民皆。
皇州百艺无不有,丰台花圃风流薮。
南梅北杏温建兰,绿色牡丹大於斗。
牡丹花王芍药婢,好恶异宜时尚尔。
丰台芍药胜牡丹,花时狂走都人士。
北门学士爱看花,吴中瘦沈张南华。
当年侧帽游日下,绮词丽句争芳葩。
清时韵事不可无,曲江倡和诗酒徒。
番风花信自依旧,过者来者为谁乎。
亸鞭蹀马春之半,荑萼才含未烂漫。
亦不谬称敦朴禁养花,亦不逞欲珍奇誇锦灿,由来万事随民便。
海子西,红门门外为丰台。
溪村流水曲抱隈,引水种树村民皆。
皇州百艺无不有,丰台花圃风流薮。
南梅北杏温建兰,绿色牡丹大於斗。
牡丹花王芍药婢,好恶异宜时尚尔。
丰台芍药胜牡丹,花时狂走都人士。
北门学士爱看花,吴中瘦沈张南华。
当年侧帽游日下,绮词丽句争芳葩。
清时韵事不可无,曲江倡和诗酒徒。
番风花信自依旧,过者来者为谁乎。
亸鞭蹀马春之半,荑萼才含未烂漫。
亦不谬称敦朴禁养花,亦不逞欲珍奇誇锦灿,由来万事随民便。
此诗描绘了北京丰台地区的花卉盛景,尤其是牡丹与芍药的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丰台作为花卉园艺中心的独特魅力。从“海子西,红门门外为丰台”开始,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色彩的世界。溪村流水环绕,村民辛勤种植树木与花卉,展现出一幅和谐共生的乡村画卷。
接着,“皇州百艺无不有,丰台花圃风流薮”一句,点明了丰台在京城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拥有丰富的艺术与手工艺,更是花卉园艺的聚集地。诗人通过“南梅北杏温建兰,绿色牡丹大於斗”等描述,生动地展示了各种花卉的特色与规模,特别是对牡丹的赞誉,将其比作“花王”,而芍药则被比喻为牡丹的“婢”,形象地表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地位差异。
“牡丹花王芍药婢,好恶异宜时尚尔。丰台芍药胜牡丹,花时狂走都人士。”这一段对比了牡丹与芍药的不同特点,以及在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中的受欢迎程度。诗人通过“北门学士爱看花,吴中瘦沈张南华”等细节,展现了文人雅士对花卉的喜爱与欣赏,以及他们通过诗歌、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自然美的追求。
最后,“清时韵事不可无,曲江倡和诗酒徒。番风花信自依旧,过者来者为谁乎。亸鞭蹀马春之半,荑萼才含未烂漫。亦不谬称敦朴禁养花,亦不逞欲珍奇誇锦灿,由来万事随民便。”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通过“亸鞭蹀马春之半”等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应保持谦逊与平和的态度。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丰台的花卉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与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君不见山中行人?虎腹,复有贪狼饱人肉。
天生二物毒爪牙,比似谗人未为毒。
谗人之毒在利口,能覆邦家如覆手。
一夫中伤那足悲,万事纷纭真可丑。
君不见伯嚭加诬子胥刎,越师西来吴国尽。
又不见上官纳谮屈原死,楚王翻为秦地鬼。
谗人反覆不可凭,变易是非移爱憎。
重华聪明疾谗说,诗人怨愤刺青蝇。
青蝇营营点垂棘,谗口嚣嚣排正直。
已于平地置机阱,更向通衢布矰弋。
可怜豪杰死道边,总为奸邪在君侧。
行路难,行路难,只在谗人唇吻端。
宁当脱屣蹈东海,不须驱马入长安。
去日如驰衰有验,万事惟当就收敛。
可怜未与酒相忘,风月婆娑犹不厌。
有时清夜行中庭,幅巾藜杖影竛竮。
松风十里吹残梦,萝月三更照半醒。
河倾鸡唱吟未已,爽透发根清入齿。
晨光底事不贷人,辘轳汲水啼鸦起。
清圣浊贤莫区分,一入愁肠功等伦。
石炉三日不举火,曲车过门齿生津。
松窗草玄亦已勤,好事勿谓秦无人。
呼儿但涤牛头爵,正恐壶榼来缤纷。
冻消讲舌流冰凘,寒破笑颊生红云。
爱酒未减子猷竹,岂可一日无此君。
谪居无田种秫米,忘怀有诗上囊纸。
邻醅不隔一航水,却隔醉乡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