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文又主守初时,光显门生济会期。
美擅东堂登甲乙,荣同内署侍恩私。
群莺共喜新迁木,双凤皆当即入池。
别有倍深知感士,曾经两度得芳枝。
科文又主守初时,光显门生济会期。
美擅东堂登甲乙,荣同内署侍恩私。
群莺共喜新迁木,双凤皆当即入池。
别有倍深知感士,曾经两度得芳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功与荣耀,通过对其仕途的描述,展示了其才华横溢和备受恩宠。诗中"美擅东堂登甲乙"表明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而"荣同内署侍恩私"则强调其得到了皇家的特别恩赐和信任。
群莺共喜新迁木,双凤皆当即入池,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将官员的晋升比作鸟儿返回林间的自然景象,形象地表达了同僚之间的喜悦和对其成功的祝福。
最后两句"别有倍深知感士,曾经两度得芳枝"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位官员的特别赞赏,认为他不仅一次获得了成功,而且是在不同的场合下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这种表述增添了一份对其才能的高度认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不仅颂扬了官员个人的才学和成就,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科举成功者的普遍赞誉。
乾坤冷气积,无日不阴雨。
涔涔昼连宵,檐声暗砧杵。
田间愁老农,道上泣行旅。
首尾四周旬,泥深污后土。
有时暂止息,无奈云仍聚。
晴阳出复没,明灭见林莽。
万事姑置之,所伤在秋稌。
何岁无凶荒,中原尚豺虎。
军食竟不充,馈饷尤艰苦。
稽首望羲和,披阴照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