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滋兰怨楚,捐佩吊湘,寸波如泪谁浣。
鼓瑟含凄,送春余倦。怕与招魂魂远。
广乐休张,洞庭风紧,苍梧潮卷。
带渚宫、笳角悲凉,误却登楼王粲。轻付衡阳去雁。
奈峰回信阻,路迷三筦。
动南国芳馨,望里未秋先变。回风赋罢,涉江归晚。
可惜参差吹断。尽落到、笛外梅花,醉把湖云偷剪。
问滋兰怨楚,捐佩吊湘,寸波如泪谁浣。
鼓瑟含凄,送春余倦。怕与招魂魂远。
广乐休张,洞庭风紧,苍梧潮卷。
带渚宫、笳角悲凉,误却登楼王粲。轻付衡阳去雁。
奈峰回信阻,路迷三筦。
动南国芳馨,望里未秋先变。回风赋罢,涉江归晚。
可惜参差吹断。尽落到、笛外梅花,醉把湖云偷剪。
这首《望湘人·悯湘》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周岸登所作,以湘水为背景,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怀旧之情。词中通过“滋兰怨楚”、“捐佩吊湘”的典故,寓言了对古代忠贞之士的追忆和对不幸遭遇的同情。"寸波如泪"描绘出湘水的悲凉,仿佛泪水涟漪,无人能洗净其哀愁。
"鼓瑟含凄,送春余倦",通过音乐的凄凉,传达出春天消逝后的疲惫感。"怕与招魂魂远"则暗示了对亡者的召唤遥不可及,增添了词的哀伤氛围。接下来,词人借广乐不奏、洞庭风紧、苍梧潮卷等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带渚宫、笳角悲凉",用边塞乐器的哀音,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战争的感慨。王粲登楼的典故,让人联想到失意文人的孤独与无奈。"轻付衡阳去雁"寄托了词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但山高信阻,道路难寻,增添了离愁别绪。
"动南国芳馨,望里未秋先变",暗示了时光流逝,人事如梦。"回风赋罢,涉江归晚"描绘了词人归途中的孤寂,而"笛外梅花,醉把湖云偷剪"则以景结情,将满腔愁绪融入湖光山色之中,意境深远,余韵悠长。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湘水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词人对历史、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