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看干羽格苗夷,忽见风雷起战旗。
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
迁宾玉石分须早,聊庆云霓怨莫迟。
嗟尔有司惩既往,好将恩信抚遗黎。
绕看干羽格苗夷,忽见风雷起战旗。
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
迁宾玉石分须早,聊庆云霓怨莫迟。
嗟尔有司惩既往,好将恩信抚遗黎。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破断藤峡》。诗中描绘了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军事行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平定叛乱、恢复秩序的决心与感慨。
首句“绕看干羽格苗夷”,形象地描述了军队在行进途中观察地形,准备对苗族部落进行军事行动的情景。“干羽”象征着古代的武器和军乐,此处暗指军队的装备与气势。接着,“忽见风雷起战旗”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氛围,战旗如同风雷般突然升起,预示着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两句,揭示了这次军事行动的原因。六月时节,军队不得不远征,因为苗族地区长期受到叛乱的影响,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动荡。这两句表达了对叛乱持续时间之长的无奈和对平定叛乱的迫切需求。
“迁宾玉石分须早,聊庆云霓怨莫迟”则进一步阐述了行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迁徙俘虏、区分敌我、安抚民众等事务需要尽早完成,以避免更多无辜者受到伤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平定叛乱后能够带来和平与安宁的期待。
最后,“嗟尔有司惩既往,好将恩信抚遗黎”两句是对执行任务官员的告诫和期望。希望他们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仁慈和信誉对待被征服的人民,使他们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和治理,重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军事行动的特点,还蕴含了诗人对平定叛乱、恢复社会秩序的深切愿望,以及对执行任务官员的道德要求和期望。
清神夺凤髓,止息收乌血。
六阳飞宇宙,五气通关节。
云雷风电,击向三天降冰雪。
瑶山海峤喷红雾,赫赫如晴,昼性光明彻。两情结。
禅天齐物变,意写成欢悦。
阳魂全造化,号真功功妙绝。三千数合无圆缺。
神超归物外,永离生灭。
得真闲,投真趣,傲萍蓬。任运命、否塞亨通。
生涯寂淡,二十年罢倒金钟。
头头返照,破昏蒙、灵鉴非铜。
或游戏,红尘境,或栖隐,碧岩松。掌谭马、遗范馀风。
驱驰造化,自然交媾虎和龙。
上清仙举,要争魁、安敢耽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