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破断藤峡》
《破断藤峡》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绕看干羽格苗夷,忽见风雷起战旗。

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

迁宾玉石分须早,聊庆云霓怨莫迟。

嗟尔有司惩既往,好将恩信抚遗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破断藤峡》。诗中描绘了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军事行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平定叛乱、恢复秩序的决心与感慨。

首句“绕看干羽格苗夷”,形象地描述了军队在行进途中观察地形,准备对苗族部落进行军事行动的情景。“干羽”象征着古代的武器和军乐,此处暗指军队的装备与气势。接着,“忽见风雷起战旗”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氛围,战旗如同风雷般突然升起,预示着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两句,揭示了这次军事行动的原因。六月时节,军队不得不远征,因为苗族地区长期受到叛乱的影响,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动荡。这两句表达了对叛乱持续时间之长的无奈和对平定叛乱的迫切需求。

“迁宾玉石分须早,聊庆云霓怨莫迟”则进一步阐述了行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迁徙俘虏、区分敌我、安抚民众等事务需要尽早完成,以避免更多无辜者受到伤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平定叛乱后能够带来和平与安宁的期待。

最后,“嗟尔有司惩既往,好将恩信抚遗黎”两句是对执行任务官员的告诫和期望。希望他们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仁慈和信誉对待被征服的人民,使他们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和治理,重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军事行动的特点,还蕴含了诗人对平定叛乱、恢复社会秩序的深切愿望,以及对执行任务官员的道德要求和期望。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老君吟.三千功

清神夺凤髓,止息收乌血。

六阳飞宇宙,五气通关节。

云雷风电,击向三天降冰雪。

瑶山海峤喷红雾,赫赫如晴,昼性光明彻。两情结。

禅天齐物变,意写成欢悦。

阳魂全造化,号真功功妙绝。三千数合无圆缺。

神超归物外,永离生灭。

(0)

谢师恩

随缘顺化行方便。岂敢微生倦。唯望英豪皆向善。

遵崇内教,外施洪行,各把顽心炼。

两肩童子相攀恋。报应头头显。家道兴隆多喜宴。

同跻福寿,永除灾障,勿昧修真愿。

(0)

望蓬莱.赠小童

诸童稚,谨意学文章。

万事不令心散乱,忘情缄口养和光。开悟内丹方。

添清爽,一性转温良。

大抵儒风并道理,若能运用两无妨。了了赴仙乡。

(0)

上丹霄.本名上平西用张子云韵

得真闲,投真趣,傲萍蓬。任运命、否塞亨通。

生涯寂淡,二十年罢倒金钟。

头头返照,破昏蒙、灵鉴非铜。

或游戏,红尘境,或栖隐,碧岩松。掌谭马、遗范馀风。

驱驰造化,自然交媾虎和龙。

上清仙举,要争魁、安敢耽慵。

(0)

悟南柯

莫要欺人重,须防报应深。群真降世布清吟。

劝化愚迷,灾祸免相侵。更悟真常性,勤修吉善心。

长生路上听仙音。正道无疑,稳步赴瑶岑。

(0)

西江月

非爱青山绿水,惟图隐迹埋石。粗衣粝食绝人情。

养就元初本柄。气结神凝久视,虚心实腹长生。

一朝功满现三清。此是男儿正性。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