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母崩腾海岳移,方当寂寞未来时。
高堂广厦人如醉,独有泥沙小草知。
飓母崩腾海岳移,方当寂寞未来时。
高堂广厦人如醉,独有泥沙小草知。
这首诗《知风草》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巨变与人类社会的相对平静,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知风草的独特存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飓母崩腾海岳移”以强烈的动态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飓风来临前的狂暴景象,海浪翻腾,山岳似乎都在移动,营造出一种天地动荡的氛围。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巨大力量,也暗示了某种变革即将到来。
次句“方当寂寞未来时”,则在对比中揭示了飓风来临前的宁静,仿佛是风暴前的平静,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巨变。这里使用“寂寞”一词,既指自然界的寂静,也暗含了人类社会在风暴来临前的相对平静状态。
第三句“高堂广厦人如醉”,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描述人们在飓风来临前的沉醉状态,可能是指人们沉浸在日常生活中,对即将到来的风暴缺乏警觉或准备不足的状态。这里的“醉”字,既有沉醉之意,也隐含了一种无知或麻痹的意味。
最后一句“独有泥沙小草知”,则将焦点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微小生命——泥沙和小草上。它们虽然渺小,却能感知到即将到来的风暴,预示着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往往比人类更能敏感地察觉到环境的变化。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敏感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社会未能及时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变革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飓风来临前自然界的动态与人类社会的相对平静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类应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