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
《咏史》全文
清 / 施士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百胜岂能当一败,拔山盖世亦粗材。

淮阴胯下圯桥履,负重都从忍辱来。

(0)
鉴赏

这首诗《咏史》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施士洁所作,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探讨了胜败、勇力与忍辱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句“百胜岂能当一败”,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在历史长河中,即使拥有百次胜利,也无法掩盖一次失败的影响。这句诗提醒人们,历史评价不应仅以成败论英雄,而应全面考量其一生的功过。

接着,“拔山盖世亦粗材”一句,借用了项羽的典故。项羽力大无穷,勇冠三军,被誉为“拔山盖世”的英雄,但施士洁在此指出,即便是如此伟大的人物,也并非完美无缺,暗示了伟人也有其局限性或不足之处。

“淮阴胯下圯桥履”则引用了韩信的故事。韩信在年轻时曾受胯下之辱,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最终成为一代名将。这一典故强调了忍辱负重的重要性,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性。

最后一句“负重都从忍辱来”,总结了前文的思考,指出无论是伟人的成就还是个人的成长,往往都需要经历磨难和挫折,通过忍耐和承受,才能最终达到目标。这句话深化了主题,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深刻地探讨了成功与失败、力量与忍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坚韧与智慧。

作者介绍

施士洁
朝代:清   字:沄舫   号:耐公   籍贯:晚署定惠老   生辰:1856—1922

讳应嘉。是施琼芳的次子;二祖父施菁华,由福建省泉州市晋江西岑村“移居台南”。生于清咸丰五年乙卯(1856年)。六岁能属对,有触类旁通之妙。所以未冠之时,便举秀才。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他二十一岁,赴省参加秋试,中了举人;翌年,二十二岁,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上京都参加春试,中了三甲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因为他无意仕途经济,不久使辞官回归
猜你喜欢

泛宛溪至敬亭

南国初寒候,扁舟远客心。

归人出断岸,晚翼会疏林。

渔市临官道,丛祠蔽木阴。

长年多感慨,况此对分襟。

(0)

念奴娇·其七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

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

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

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

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0)

送何榷院之官金陵

分司陪宰掾,赐敕带朝衔。

见说成行李,无因别去帆。

秋风石城路,夜月雨花岩。

料有惊人句,鸿边寄短函。

(0)

泛舟村落阻风不能少进而菱梢芡觜缭舷上下篙人病之

艇子掠岸行,水瘦不濡尾。

狂飙振疏篷,猎猎鸣两耳。

十篙八九褪,逆势何乃尔。

野芡伺吾间,回梢哆利觜。

亦有芰浮角,一一肆轻鄙。

初欲事幽寻,解缆出疏苇。

乘流觅清浅,濯缨助深喜。

事有大不然,移顷未离咫。

安得望蓬莱,巨舰破潮起。

征帆驾长风,一日三万里。

(0)

江行·其一

江陵白鱼如斫玉,挂席独去风日寒。

封题两瓮寄白发,儿涯不是作鱼官。

(0)

行香子·其二雪后闲眺

策杖溪边。倚杖峰前。望琼林、玉树森然。

谁家残雪,何处孤烟。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

别般天地,新样山川。唤家僮、访鹤寻猿。

山深寺远,云冷钟残。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