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八》
《诗偈·其一○八》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菩提般若名相假,涅槃真如亦是虚。

欲得心神真解脱,一切名相本来无。

十方世界风尘净,州州县县绝艰虞。

王道荡荡无偏党,举国众生同一如。

不动干戈安万姓,法王合掌髻中珠。

(0)
注释
般若:佛教智慧。
名相:名称和形象,佛教中指一切现象。
涅槃: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解脱生死。
真如:佛教中表示绝对真理的概念。
心神:心灵。
解脱:从束缚中释放出来。
十方世界:指所有方向的空间,佛教中常用来形容广大无边。
州州县县:泛指各地。
艰虞:艰难困苦。
王道:古代指以仁政治理国家的道路。
偏党:偏向某一方。
同一如:平等一致。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万姓:万民,百姓。
法王:佛法之王,通常指佛教的精神领袖。
髻中珠:佛教象征,指佛像头顶上的吉祥物,代表智慧。
翻译
名为菩提的智慧并非真实,涅槃的真理也是空幻。
想要心灵真正解脱,须知一切名称和形象本就不存在。
四方八方的世界,尘埃落定,各地安宁无难事。
公正之道坦荡无偏颇,全国百姓平等如一。
无需动用武力,就能保全民众安宁,法王手中握有和平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歌颂了佛教中的菩提般若智慧和涅槃的真理,指出心神的解脱是通过超越一切名相和概念来实现的。诗中还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社会画卷,世界纯净、政治清明,无战争,众生平等,国泰民安,佛法融汇于国家之治,呈现出一种精神与世俗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

从艺术性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意境辽阔而充满哲理。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佛教哲学的理解,也展示了其对社会理想状态的向往。通过对比和反衬,诗人强调了心灵解脱的重要性,同时也描绘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景象。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精炼,每个字、每一句都承载着深厚的思想内容。这种对佛教哲理与社会理想并重的表达方式,在唐代诗歌中颇为罕见,显示了作者在文化和宗教领域的深邃造诣。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对读文选杜诗成四绝句·其二

绝疑此老性坦率,无那评文兼世情。

若比乃翁增上慢,诸贤何得更垂名。

(0)

饯友归侍

闽江闽山相对青,照人肝胆寒如冰。

路旁脩松夹古桂,风鼓吟髭月随袂。

君有莱衣我独无,此乐不能与之俱。

老夫耄矣君年少,喜见功名将远到。

归欤归欤盍归欤,长途玉汝千金躯。

来秋来作广寒客,相携醉舞红尘陌。

(0)

苕溪行

吴松江头田舍翁,年年苕溪摇飞篷。

沿溪杨柳旧相识,问翁何事犹西东。

心欲无言泪如洗,松楸正在西山里。

余生五十五番春,七十为期春梦耳。

追思畴昔谋亲茔,雁行差差三弟兄。

伯兮季兮不可作,老来只影嗟零丁。

手种青杉踰百尺,藤花薜蔓笼台石。

一年一到一徘徊,此后徘徊几朝夕。

九泉属望天潜知,寸草难报阳春晖。

教子一经答先志,买山傍墓终焉计。

读书可大吾门闾,没世可从先大夫。

(0)

霉后

半日断梅雨,两山生火云。

窗明书少蠹,壁润帐多蚊。

无计清时暑,何心解世纷。

追思河朔辈,倚箑对炉熏。

(0)

夜坐

秋院稚凉生,看书睡未能。

扇閒萤扑袂,窗破鼠窥灯。

晚境物华异,清宵道气增。

邻家犹不寐,席地话丰登。

(0)

参选有感

元是江湖萧散客,谁将幽梦落南柯。

十年不调幸然好,一著才差悟处多。

肯使北山驰鹤信,且随西舍唱渔歌。

野人自喜无弹缴,却恐金章羡绿蓑。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