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读文选杜诗成四绝句·其二》
《对读文选杜诗成四绝句·其二》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绝疑此老性坦率,无那评文兼世情。

若比乃翁增上慢,诸贤何得更垂名。

(0)
注释
此老:这位老人。
性:性格。
坦率:直爽。
无那:无法抵挡。
评文:评论文章。
兼:同时。
世情:世故人情。
乃翁:你的父亲。
增上慢:自视甚高。
诸贤:众多贤者。
垂名:留下名声。
翻译
毫无疑问,这位老人性格直爽坦诚
无法抵挡他评论文章时流露出的世故人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名为《对读文选杜诗成四绝句(其二)》。从这短小的四绝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对古诗鉴赏的独到见解。

首句“绝疑此老性坦率”,表达了诗人叶适对杜甫性格的高度肯定,认为他的品性如同他的诗文一样,坦荡无私,不藏不掖。"无那评文兼世情"则进一步指出,杜甫不仅在文学上有着超群的成就,同时也融合了对世事人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第二句“若比乃翁增上慢”,叶适将自己比作年长之人,与杜甫相比较时,感到自己的诗才更显得缓慢和不够成熟。这是诗人谦逊态度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对杜甫高超艺术造诣的认可。

最后两句“诸贤何得更垂名”则表达了叶适对于后世文人能否再现杜甫这样的伟大才华持有怀疑态度。诗人似乎在质问,难道其他有才能之人还能够像杜甫那样留下不朽的名字吗?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代诗圣杜甫,不仅展现了叶适个人对于文学艺术追求的自谦态度,也反映出他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和尊崇。在这短暂的四句中,诗人以简洁优美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远的敬意与文学追求。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奉赠徐健庵前辈

娄水之所经,嵯峨玉山塔。

羡此一隅地,人杰踵相蹑。

公家伯仲叔,埙篪互酬答。

翻然排天门,声望后先接。

中朝共推仰,号为冠盖甲。

长公最雄迈,户外朋簪盍。

慰问倾篚筐,宴笑倒樽榼。

频躧长者履,且置诸生榻。

辟若大瀛海,众流鲜不纳。

胸期极潇洒,经术况淹洽。

观其所著书,无语肯落夹。

壮采陈绘组,宏音振镗鞳。

当今右文时,诏修经国业。

已开兰台局,匪但给笔札。

前史颇浩瀚,殊论苦未协。

学识如长公,才又富开阖。

发凡必超妙,寓思当周匝。

下上三百载,历历在眉睫。

何不任著述,俾作群贤法。

幸绸金匮余,奴仆命寿晔。

(0)

汉苑行·其一

彩燕初翻百子池,宫花齐发万年枝。

但知上苑寒归早,不道人间春到迟。

(0)

与齐贞吉家德公伯含卧衡饮祖家园水亭以心远地自偏为韵

京洛多缁尘,一水忽无地。

云构俯澄澜,助我濠濮意。

微风散沦漪,修鳞跃荷芰。

安得木兰舟,陶然成独醉。

倚槛望西山,夕阳落空翠。

(0)

凌玉去燕游晋归以诗见赠赋此奉酬

残菊重阳一醉回,虞卿飘泊正堪哀。

入春诗梦池中草,落日书传垄上梅。

绿野依然游子去,青山无恙故人来。

五云北望天高外,知是黄金郭隗台。

(0)

得方尔止先生书

三载移家桃叶春,钓船烟雨芰荷身。

他乡白发惊新长,故国青山似旧贫。

座上曾逢周铁虎,车前犹泣汉铜人。

南朝多少尊官冢,冷落高低卧石麟。

(0)

仲冬陪尹澜柱铨部陈元孝林叔吾入羚羊峡怀梁药亭先生

晴云散暮霞,落日万山赤。

寒风峡中来,吹我江上楫。

峰势截长江,倒影竦双壁。

溪声瘦老松,微波荡怪石。

俯疑坤轴崩,仰觉河汉窄。

危磴人似猿,绝岸舟如叶。

叠巘结寒姿,岩断孤烟接。

密林崖寺古,萝径垂石发。

枉渚鼋鼍骄,澹濧蛟龙沫。

显昧理或然,神物含溟漠。

把酒对山公,探幽怀谢客。

暌隔未移旬,寸心若积雪。

矧乃览山川,狂歌谁与发。

欲寄山阿人,霜花岂堪折。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