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烛清尊话世情,几回失笑几回惊。
黄梅积雨今宵霁,犹有行人恶月明。
短烛清尊话世情,几回失笑几回惊。
黄梅积雨今宵霁,犹有行人恶月明。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名为《舟中与司马侍御夜话》。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舟中夜谈的情景,通过对话反映了世态人情,既有欢笑也有惊异。
首句“短烛清尊话世情”,简练地勾勒出夜晚舟中,烛光微弱,酒杯清亮,两人相对而坐,谈论着世间百态的画面。这里的“短烛”和“清尊”不仅营造了夜晚宁静的氛围,也暗示了谈话内容的深沉与高雅。
次句“几回失笑几回惊”,则进一步展现了交谈中的情感波动。在对话的过程中,两人时而开怀大笑,时而为之动容,表现出对生活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共鸣。这种情感的起伏,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真挚,也反映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第三句“黄梅积雨今宵霁”,点出了时间背景——雨季过后,天空放晴。这一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寓意着经过一段时间的阴霾之后,新的希望和光明即将到来。
最后一句“犹有行人恶月明”,则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那些在明亮月光下仍行走在艰难之路上的人们的同情和关注。这句话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更广泛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游戏一橘中,自谓有足乐。
何如在商山,笑傲视寥廓。
平生事幽讨,性与山水便。
晚岁辟三径,颇喜得地偏。
远不去桑梓,近与松楸连。
青山枕其后,流水绕其前。
群山更簇簇,左右相周旋。
栋宇虽未立,气象已足观。
旁人笑我拙,空囊无一钱。
何苦欲架屋,作此烦恼缘。
我岂不自知,老去将终焉。
游居与寝卧,安可无数椽。
人生七十稀,自古尝有言。
我今五十七,髭鬓已皤然。
纵使此身健,前去能几年。
仕宦虽龃龉,亦复忝蕃宣。
向来为亲养,犹或强著鞭。
今既成永感,前事都弃捐。
傥或未死灭,誓将老林泉。
遂此卜筑志,闭门日高眠。
栽花满我屋,种竹环我园。
山上创一堂,湖中具一船。
从容与亲旧,取次中圣贤。
虽无万钟禄,虽无二顷田。
胸中富丘壑,眼界饱风烟。
自足了一世,此外休问天。
《忧居杜门久废笔砚兹因卜筑辄有所感不免破戒作数语呈诸亲友》【宋·吴芾】平生事幽讨,性与山水便。晚岁辟三径,颇喜得地偏。远不去桑梓,近与松楸连。青山枕其后,流水绕其前。群山更簇簇,左右相周旋。栋宇虽未立,气象已足观。旁人笑我拙,空囊无一钱。何苦欲架屋,作此烦恼缘。我岂不自知,老去将终焉。游居与寝卧,安可无数椽。人生七十稀,自古尝有言。我今五十七,髭鬓已皤然。纵使此身健,前去能几年。仕宦虽龃龉,亦复忝蕃宣。向来为亲养,犹或强著鞭。今既成永感,前事都弃捐。傥或未死灭,誓将老林泉。遂此卜筑志,闭门日高眠。栽花满我屋,种竹环我园。山上创一堂,湖中具一船。从容与亲旧,取次中圣贤。虽无万钟禄,虽无二顷田。胸中富丘壑,眼界饱风烟。自足了一世,此外休问天。
https://shici.929r.com/shici/xvShGe63P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