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孔北海,不忧樽酒空。
一旦坐口语,老瞒不见容。
危行言未逊,难保明哲躬。
虞翻落日南,管宁老辽东。
事至于此极,岂愿飘孤蓬。
所以焦先者,愧处蜗庐中。
堂堂孔北海,不忧樽酒空。
一旦坐口语,老瞒不见容。
危行言未逊,难保明哲躬。
虞翻落日南,管宁老辽东。
事至于此极,岂愿飘孤蓬。
所以焦先者,愧处蜗庐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受困顿的士人,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感受到极大的压力。"堂堂孔北海"一句,通过对古时贤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衬出了自己目前所处的艰难困苦。"不忧樽酒空"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酒宴,也无法带来欢乐,只能徒增愁绪。
"一旦坐口语,老瞒不见容"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的贫困而失去了昔日的风采,连亲朋好友也开始疏远。"危行言未逊,难保明哲躬"则是说在这样的处境中,即便有高洁的品格与智慧,也难以保持,恐怕会因此遭受不测。
接下来的两句"虞翻落日南,管宁老辽东"通过历史人物的例子,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虞翻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忠义著称,而管宁则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以清高自守闻名。这两人的故事都在强调,即便是品德高尚之人,在逆境中也难以保持本色。
"事至于此极,岂愿飘孤蓬"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绝望。最后一句"所以焦先者,愧处蜗庐中"则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对比古代贤士的高洁生活,诗人感到羞愧,不敢自诩于那些伟大人物的行列,只能在自己的小屋中默默感慨。
整首诗流露出深沉的悲凉和无奈,同时也透露着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嵩高维岳,图书之渊,西都二室三川。
神鼎定金,麟符刻玉,英灵未称河山。谁再整乾坤。
是挺生真主,浴日开天。
御归梁苑,驾回汾水凤楼闲。升平运属当千。
眷凝旒暇日,西顾依然。
银汉诏虹,瑶台赐碧,一新瑞气祥烟。重到帝居前。
怪鹊桥龙阙,飞下人间。
父老欢呼,翠华来也太平年。
举头直北看青山,低头直下觑黄卷。
黄卷辛勤有时厌,青山于人保不变。
山作主人我为客,主人看客长不倦。
今代风流漱石公,吏事直以儒雅缘。
一丘一壑在胸中,尘土污人聊举扇。
开门抆拭旧题傍,坐与乌龙通一线。
近因秋雨聘此君,更倚岁寒为外援。
贱子与世多背驰,只有青山存半面。
莫嫌剥啄时扣门,要是绨袍故人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