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鼋湖阻水因由董山·其二》
《舟次鼋湖阻水因由董山·其二》全文
宋 / 朱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一川黄浊写昆崙,苦恨南溪不尽吞。

三老亦知行意速,时时插竹记沙痕。

(0)
注释
一川:整条河流。
黄浊:浑黄的河水。
写:描绘。
昆崙:指代远方的高山,如昆仑山。
苦恨:深深的遗憾或不满。
南溪:南方的小溪。
不尽吞:永远无法填满。
三老:年长的人,这里可能指三位德高望重的人。
亦知:也明白。
行意速:行动迅速,意图明显。
时时:常常。
插竹:插入竹竿作为标记。
记沙痕:用来标记河流的痕迹。
翻译
满眼黄色的浑浊水流仿佛在描绘着昆仑山的壮丽景象
心中充满苦涩,因为那南溪的水似乎永远也流不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舟行过程中遭遇河水泛滥,无法前进的情景,并借此抒发自己对壮阔山川的向往之情以及内心的不平之气。"一川黄浊写昆崙"以宏大笔触勾勒出连绵不断、色泽混浊的河流与雄伟的昆仑山脉,展现了诗人对壮丽景物的赞美和向往。

"苦恨南溪不尽吞"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完全领略南溪风光的遗憾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满足与无限的探索欲望。这里的“吞”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想要将美好景物尽收眼底、心中,但又无法做到的心理状态。

"三老亦知行意速"中的“三老”可能指的是河边的古树,它们似乎也明白诗人的急迫心情。这里通过“行意速”传达了诗人希望迅速前进,继续他的旅程和探索的愿望。

"时时插竹记沙痕"则是说诗人在等待期间,会不时地用竹竿在河岸边留下痕迹,以此来记录时间的流逝。这种行为体现了诗人的耐心与对旅途经历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山水田园情怀,以及他们在面对自然时所表现出的尊重与敬畏。

作者介绍

朱槔
朝代:宋

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工诗。有《玉澜集》。
猜你喜欢

送殷无美赴夷陵守

十年清问满公车,今睹方州建隼旟。

东下江平知禹凿,西来土黑是秦余。

渚宫人去烟俱冷,巫峡才多雪不如。

俱道大夫饶赋咏,莫因天远废双鱼。

(0)

溪上秋思

穷巷故人少,衡门暇日多。

凉风时着树,衰叶欲辞柯。

生事只如此,幽心谅匪它。

乃知溪上乐,把酒对渔蓑。

(0)

雪中再送玄搢

金昌西望即天涯,寒满扁舟去路赊。

瓜步沙头莫回首,一江风雪似杨花。

(0)

舟行书事

沧江无数白鸥群,欹枕渔歌杳杳闻。

断港浅浮消雪水,薄阴微敛护霜云。

鸡鸣渐觉人家近,木落遥看浦溆分。

茶灶笔床舟一叶,布帆影里见斜曛。

(0)

岁暮山村二首·其一

清霜红日满高林,烟火萧疏灌莽深。

欲和楚吟无《白雪》,能生壮色少黄金。

尝饥俊鹘呼风过,不雨寒云起夕阴。

何事悲欢却成疾,如灰已冷少年心。

(0)

少年行二首·其二

长安兄弟旧知名,半是期门半射声。

醉就胡姬垆畔宿,明朝齐赴受降城。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