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旧是山林友,新搆层轩傍钟阜。
一径萦回入万松,黛色参天蔽星斗。
松根白石卧如羊,忽过云来势如走。
平生爱松仍爱石,节操同坚谅难易。
设拜当时笑米公,哦诗几度闻斯立。
采得茯苓还共煮,老驻童颜即仙侣。
谁从勾漏问丹砂,幸遇陶公为地主。
同来坐石听松风,赤日行天不知暑。
知君旧是山林友,新搆层轩傍钟阜。
一径萦回入万松,黛色参天蔽星斗。
松根白石卧如羊,忽过云来势如走。
平生爱松仍爱石,节操同坚谅难易。
设拜当时笑米公,哦诗几度闻斯立。
采得茯苓还共煮,老驻童颜即仙侣。
谁从勾漏问丹砂,幸遇陶公为地主。
同来坐石听松风,赤日行天不知暑。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松石轩》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的画面。首句“知君旧是山林友”,点出诗人与朋友都曾是寄情山水之人,新居傍山而建,环境清幽。“一径萦回入万松”写出了小路蜿蜒深入松林,松树高耸入云,仿佛遮蔽了星空,营造出浓厚的自然氛围。
“松根白石卧如羊,忽过云来势如走”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松根下白石静卧和白云飘过的动态感,展现了山中景致的变幻莫测。诗人借松树和石头象征自己的节操,认为它们坚贞不渝,如同自己的品格。
“设拜当时笑米公,哦诗几度闻斯立”暗含对古代隐士米芾的敬仰,诗人在这里自嘲或戏谑,表示自己也会像米公一样在松石之间吟诗作乐,享受这份宁静的生活。
“采得茯苓还共煮,老驻童颜即仙侣”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希望通过与朋友共享茯苓煮汤,保持青春活力,仿佛成为仙人伴侣。最后两句“谁从勾漏问丹砂,幸遇陶公为地主”则以勾漏(道教传说中的仙人之地)和陶渊明自比,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松石轩的景色和诗人在此的生活状态,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长笑羲娥不停轨。
记蟠桃枝上,金母嗔尝,回首处,还又三千岁矣。
料仙人拊顶,曾授长生,名在云琼赐书里。
懒上郁萧台,应厌高寒,飘然下,赤城游戏。
且山泽留连作臞仙,不要管蓬莱海中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