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誇之子得春早,道眼看来春最迟。
万木已悲山欲瘦,一花才与水相宜。
乾坤寂寞常如客,今古平章无尽诗。
说著色香犹近俗,丹心祗许伯夷知。
人誇之子得春早,道眼看来春最迟。
万木已悲山欲瘦,一花才与水相宜。
乾坤寂寞常如客,今古平章无尽诗。
说著色香犹近俗,丹心祗许伯夷知。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梅花独自盛开的景象。首句“人誇之子得春早”表明梅花比其他花朵更早绽放,彷彿是人们所赞颂的佳子,在时光中率先迎接春天。紧接着,“道眼看来春最迟”则从反面强调梅花的早开,即便是在春意浓厚之时,梅花也显得格外珍贵。
“万木已悲山欲瘦,一花才与水相宜”这两句写出了梅花在群山苍翠中独自绽放的情景。万木初生,尚带着些许悲凉之感,山色渐显淡薄,而梅花却与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显得尤为鲜明。
“乾坤寂寞常如客”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孤独与超脱之情怀。乾坤指天地,寂寞则是形容宇宙万物的寂静与空旷,诗人自比行者,在这广大无垠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今古平章无尽诗”接下来,诗人转向文学艺术的永恒性和丰富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学都有着不竭的源泉,能够流传千古,不断地为人们带来启迪与享受。
最后,“说著色香犹近俗,丹心祗许伯夷知”这两句诗意在表达诗人对梅花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欣赏。梅花的颜色与芬芳依旧带有世俗的气息,但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情深意长的人,如古代的伯夷,才能真正领略到这种丹心(指赤诚无伪的心灵)所蕴含的情感。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梅花早开独特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孤独与超脱之情怀,以及文学艺术永恒性和丰富性的思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那些能够理解其丹心的人的尊重与赞美。
置酒临高隅,佳人自城阙。
已玩满川花,还看满川月。
花月方浩然,赏心何由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