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如相人,不论肥与瘠。
神气参有无,毫釐千里隔。
今古非茫茫,山骨水为液。
谁欤璞辂翁,眼为天地碧。
相山如相人,不论肥与瘠。
神气参有无,毫釐千里隔。
今古非茫茫,山骨水为液。
谁欤璞辂翁,眼为天地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所作的《赠江山人》,其中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开篇“相山如相人,不论肥与瘦”表达了诗人观察自然界时的态度,既不羡慕山川的壮丽也不轻视它们的贫瘠,体现了一种中庸之道的审美观。
接着,“神气参有无,毫釐千里隔”则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神秘气息的感受,似乎能洞察万物之间微妙而又遥远的联系,这里的“神气”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
“今古非茫茫,山骨水为液”一句中,“今古非茫茫”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的感慨,认为现实与过去并无本质区别,而“山骨水为液”则通过对比山脉和河流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界的永恒与变化,山脉如同坚硬的骨骼,而河流则是不断流动的液体。
最后,“谁欤璞辂翁,眼为天地碧”中的“璞辂翁”是一种仙人之称,这里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个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纯净如同蓝天大海的高人是谁。通过这样的提问,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那种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生命之神秘力量的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心灵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诗意。
行看腊破好年光,万寿南山对未央。
黠戛可汗修职贡,文思天子复河湟。
应须日御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