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歌风台》
《歌风台》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秉钺归来士若林,登台何故泣沾襟。

应缘信布成枭首,可但风云感伯心。

天入砀间佳气尽,亭临泗上碧流深。

三侯章在谁歌得,击筑儿童振楚音。

(0)
翻译
手持权柄的将领凯旋,士兵如林般归来,为何登上高台却泪湿衣襟。
或许是因传播信念导致敌人首领被斩首,怎能不令风云也为之感动,忆起伯夷之心。
天空中的祥瑞之气在砀山消失殆尽,亭子坐落在泗水边,碧波荡漾,深邃无比。
那描绘三公功绩的诗篇,又有谁能吟唱?只有孩子们击筑,奏出激昂的楚地乐音。
注释
秉钺:手持斧钺,象征军事权力。
枭首:斩首,指军事胜利或惩罚。
伯心:指伯夷的高尚节操,此处可能暗指忠诚和牺牲。
天入砀间:形容天空中的景象。
三侯章:可能指古代歌颂功臣的诗歌或典故。
击筑:古代乐器,类似筑琴,用于伴奏歌唱。
楚音:楚地的音乐风格,可能暗指故乡或某种文化传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歌风台》描绘了一位将领归来的场景,台上的他面对群臣,却为何泪流满面。诗人推测他的泪水可能源于对过去的反思,因为他的诚信举措导致了某些人的不幸,但他仍然像伯夷那样坚守原则,感动了风云。台下的景象也令人感慨,天际的祥瑞之气似乎随着他的归来而消散,泗水边的亭台则映照着深深的碧波。最后,诗人提出疑问,那曾经的功绩和荣耀,如今又有谁能像当年的儿童般击筑高歌,重现楚地的慷慨之音呢?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历史记忆的沉思。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句·其五

灵均九畹应无此,福地三茅浪自誇。

(0)

卜算子·其一

婆娑月里枝,隐约空中露。

拟访嫦娥高处看,一夜心生羽。

仙种落人间,群艳难俦侣。

恼乱骚人有底香,欲赋无奇语。

(0)

寄龙泉长老岱宗兼简白云禅师

招提城里俯崔嵬,金策争看步绿苔。

龙影晓随崖雨过,鲸音夜送海潮来。

茶烟飏鬓欹禅榻,莲社违盟把酒杯。

早晚相寻白云老,雄文奇句与同裁。

(0)

飘然片雪下晴空,终日盘旋浅濑中。

行近鸥凫风致别,立依蒲蓼画图同。

数茎丝发心何虑,一世鱼餐体不丰。

历遍江湖真漫浪,前身应想是渔翁。

(0)

寓乾明观·其五

月色上窗纱,移来竹影斜。

夜深人已寂,更转鼓频挝。

杜宇惊幽梦,银釭坠细花。

一时浑不记,身在羽人家。

(0)

除夜

檐溜声中送旧年,团圞笑语不成眠。

忽惊雷吼三更后,始悟春回半月前。

桃板欲题诗未稳,灯花频结兆开先。

明朝贺客无祗待,汲水煎茶当酒传。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