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却身上鹔鹴裘,买酒领客寻清游。
欲洗胸襟尘万斛,快上青云展秋眸。
晴沙翳天风动地,挈壶卷席移通幽。
一沼镜净清可掬,千竿玉立尘不留。
拒霜两岸花烂熳,红蓼错杂争开秋。
人生适意未易得,痴儿了事何时休。
陶写岂必在丝竹,山有鸣禽水游鯈。
酒酣题蕉竞新句,景物辟易困雕搜。
一梳凉月插空碧,楼头暮角催归驺。
双桂馀葩尚堪摘,便道肯访勿剪不。
典却身上鹔鹴裘,买酒领客寻清游。
欲洗胸襟尘万斛,快上青云展秋眸。
晴沙翳天风动地,挈壶卷席移通幽。
一沼镜净清可掬,千竿玉立尘不留。
拒霜两岸花烂熳,红蓼错杂争开秋。
人生适意未易得,痴儿了事何时休。
陶写岂必在丝竹,山有鸣禽水游鯈。
酒酣题蕉竞新句,景物辟易困雕搜。
一梳凉月插空碧,楼头暮角催归驺。
双桂馀葩尚堪摘,便道肯访勿剪不。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饮通幽园》描绘了一幅秋日畅游的图景。诗人典当了自己的鹔鹴裘,只为买酒邀请朋友一同探寻幽静的去处,以洗涤胸中的万千俗尘。他们踏着晴朗的沙地,感受风吹草动,携酒带席深入园林,池水清澈如镜,竹林挺立,秋花烂漫,红蓼点缀其中。
诗人感叹人生能有如此惬意之时实属不易,但他并未沉溺于丝竹之乐,而是欣赏山鸟鸣叫和鱼儿游弋的自然之趣。酒兴正浓时,他们在蕉叶上题诗作对,美景激发了创作灵感,尽管月已渐凉,晚角声催促归途,但诗人仍不舍这美好的景色,期待友人来访,甚至愿意保留那些未尽的桂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情怀。
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
细脉穿乱沙,丛声咽危石。
初因智者赏,果会幽人迹。
不向定中闻,那知我心寂。
昔岁为邦初未识,今朝休沐始相亲。
移家水巷贫依静,种柳风窗欲占春。
诗思先邀乌府客,山情还访白楼人。
登临许作烟霞伴,高在方袍间幅巾。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
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