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运判挽诗》
《张运判挽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悃愊汉循吏,咨询周使臣。

知心三坐主,报国两门人。

綵绣方趋户,丝麻已在身。

至今寒食路,孺慕镇如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yùnpànwǎnshī
sòng / wèilewēng

kǔnhànxúnxúnzhōu使shǐchén

zhīxīnsānzuòzhǔbàoguóliǎngménrén

cǎixiùfāngzàishēn

zhìjīnhánshízhènx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张运判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张运判高尚品德和忠诚报国精神的赞扬。"悃愊"一词,形容张运判为人诚实淳朴,如同汉代的良吏;"咨询周使臣"则暗示他在政务上受到朝廷的器重,如同周朝的使臣一般。"知心三坐主",意指张运判深得上司的信任,是他们心中的知己;"报国两门人",则强调他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堪称典范。

"綵绣方趋户,丝麻已在身",通过比喻,赞美张运判即使在华丽的官场生活中,也时刻不忘自身的责任,如同穿着朴素的丝麻衣,保持着谦逊和勤勉。最后两句"至今寒食路,孺慕镇如新",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即使岁月流转,人们对他的敬仰和追思依然如新,犹如寒食时节人们祭奠先人的传统,情感真挚而持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和高度评价逝者品德与功绩的挽诗。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七言联句

浅深流水琴中听,远近青山画里看。

(0)

题邹氏盆景四绝·其二盆柏

方盘如沼立苍宫,短劲凌霜阅岁寒。

自是武侯祠畔种,半株子尺可同看。

(0)

封孺人李母百岁挽诗

五朝闺阃即瑶池,恩自神宗圣祖貤。

住世百年甘少一,欲留馀庆与孙枝。

(0)

辛亥守岁

八千里外寅前夜,六十年间雪后春。

对酒莫辞今夕醉,明朝又是岁华新。

(0)

观察任公祖五月举孙官邸召赴汤饼漫贼四章志喜兼谢时海上有警次日闻大捷诗中及之·其四

森枝五月倚云栽,夜集兰台醉绿醅。

近水松萝供逸兴,傍城钟鼓促金罍。

星河恋客偏璀璨,鱼鹤闻歌任去来。

酒罢忽当飞战捷,锦袍端儗授龙媒。

(0)

声声慢.题陈庆覃侍御伤心曲后

蘅芜梦冷,桃叶歌残,帘前犹唤鹦鹉。

莫道多情,憔悴东风无主。

青春几多怨抑,写鸾弦,一声声苦。

吟不得,正黄昏后也,满庭微雨。

早是凋红损翠,更休检、生绡海棠遗谱。

零落秋花,试与问花无语。

当时翠楼瘦影,化纤云、沈沈遥浦。

剩碧藕,绾情丝、千缕万缕。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