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封孺人李母百岁挽诗》
《封孺人李母百岁挽诗》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五朝闺阃即瑶池,恩自神宗圣祖貤。

住世百年甘少一,欲留馀庆与孙枝。

(0)
鉴赏

这首挽诗《封孺人李母百岁挽诗》由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是对李母百岁寿终的哀悼与颂扬。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对逝者长寿与德行的赞美,以及对后世子孙福泽的祝愿。

首句“五朝闺阃即瑶池”,以“瑶池”象征仙境,暗示李母如同仙子般高洁,一生在五朝(这里可能是指多个朝代或特定的五个时期)的闺阁中度过,生活如同仙境一般美好而清静。

次句“恩自神宗圣祖貤”,表明李母受到神宗和圣祖的恩赐与敬重,这里的“貤”字,意为恩赐、赏赐,表达了对李母德行的极高评价和对她一生贡献的认可。

第三句“住世百年甘少一”,表达了对李母百年寿辰的庆祝,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未能长生不老的遗憾,但这种遗憾中也蕴含着对李母长寿的欣慰和满足。

最后一句“欲留馀庆与孙枝”,则寄托了对李母福泽后世子孙的美好愿望,希望她的美德和福气能够延续到子孙后代,成为家族的宝贵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李母一生的赞美和对后世子孙的祝福,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德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辈尊敬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访元使郝伯常被留真州忠勇军营故处

军府行人老,平章召寇深。

北来苏武节,南向鲁连心。

潮落鱼蛮唱,风高马客吟。

退飞甘作鹢,浩荡帛书沈。

(0)

书见素居壁·其一

夙龄忝文学,图史颇贯弗。

因缘平仲知,遂辱扬雄荐。

仇书入虎观,作赋奏金殿。

一朝拜恩命,绾绶出山县。

童律幸可通,磔狱苦非练。

聱聱听搒捶,屑屑领簿案。

徒隶陪侍从,侏獶侧欢宴。

腰低骨已折,口恧心屡战。

尘颜怯持镜,自揣久淄变。

经营数间屋,聊用置几砚。

破书百余卷,中有古英彦。

相从理素业,冀见本来面。

怀居谅为愧,成性习其便。

土思日悄悄,寓也何所恋。

(0)

大庾岭

五峤崔巍此最东,天将奇险界蛮中。

炎洲气色鱼龙变,阴壑牙须虎豹雄。

天末几回瞻北斗,林端犹未换西风。

乡书欲寄无黄耳,谁识征人两鬓蓬。

(0)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其三

远眺殊未已,前山已落日。

偏于欲落时,其势犹似出。

残霞明半天,并作暮云黑。

云中珊瑚盘,反弄黄金色。

人坐松林中,愈觉苍翠逼。

浩歌归去来,此意无人识。

(0)

秋夜简吴顼儒

空房生秋烟,明月来窥我。

西风闪孤檠,人影右忽生。

落叶卷我心,飞向秋江堕。

秋江浮萍死,秋水贵于金。

天吴走阴谷,鲛客潜青林。

尽拘苍生泪,不成三日霖。

寒云锁孤蟾,野黑南山泣。

白骨照幽泉,秋坟鬼声涩。

遥知芦中人,掩卷三叹息。

(0)

飞来寺

千年檐卜四围开,香里悠然上古台。

三塔远从烟际出,一帆斜自洱西来。

旗亭过雨行人集,梵阁衔杯老衲陪。

醉后休谈天宝事,夕阳荒驿野猿哀。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