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闺阃即瑶池,恩自神宗圣祖貤。
住世百年甘少一,欲留馀庆与孙枝。
五朝闺阃即瑶池,恩自神宗圣祖貤。
住世百年甘少一,欲留馀庆与孙枝。
这首挽诗《封孺人李母百岁挽诗》由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是对李母百岁寿终的哀悼与颂扬。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对逝者长寿与德行的赞美,以及对后世子孙福泽的祝愿。
首句“五朝闺阃即瑶池”,以“瑶池”象征仙境,暗示李母如同仙子般高洁,一生在五朝(这里可能是指多个朝代或特定的五个时期)的闺阁中度过,生活如同仙境一般美好而清静。
次句“恩自神宗圣祖貤”,表明李母受到神宗和圣祖的恩赐与敬重,这里的“貤”字,意为恩赐、赏赐,表达了对李母德行的极高评价和对她一生贡献的认可。
第三句“住世百年甘少一”,表达了对李母百年寿辰的庆祝,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未能长生不老的遗憾,但这种遗憾中也蕴含着对李母长寿的欣慰和满足。
最后一句“欲留馀庆与孙枝”,则寄托了对李母福泽后世子孙的美好愿望,希望她的美德和福气能够延续到子孙后代,成为家族的宝贵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李母一生的赞美和对后世子孙的祝福,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德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辈尊敬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夙龄忝文学,图史颇贯弗。
因缘平仲知,遂辱扬雄荐。
仇书入虎观,作赋奏金殿。
一朝拜恩命,绾绶出山县。
童律幸可通,磔狱苦非练。
聱聱听搒捶,屑屑领簿案。
徒隶陪侍从,侏獶侧欢宴。
腰低骨已折,口恧心屡战。
尘颜怯持镜,自揣久淄变。
经营数间屋,聊用置几砚。
破书百余卷,中有古英彦。
相从理素业,冀见本来面。
怀居谅为愧,成性习其便。
土思日悄悄,寓也何所恋。
空房生秋烟,明月来窥我。
西风闪孤檠,人影右忽生。
落叶卷我心,飞向秋江堕。
秋江浮萍死,秋水贵于金。
天吴走阴谷,鲛客潜青林。
尽拘苍生泪,不成三日霖。
寒云锁孤蟾,野黑南山泣。
白骨照幽泉,秋坟鬼声涩。
遥知芦中人,掩卷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