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灭疏灯鉴薄帷,谁家?练夜迟迟。
惊回短梦千门月,不断秋风万里思。
岁晚江城还自急,天寒闺阁最先知。
高楼人静星河烂,正是霜华欲下时。
明灭疏灯鉴薄帷,谁家?练夜迟迟。
惊回短梦千门月,不断秋风万里思。
岁晚江城还自急,天寒闺阁最先知。
高楼人静星河烂,正是霜华欲下时。
这首《闻砧》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明灭疏灯鉴薄帷”以“明灭疏灯”勾勒出夜晚的朦胧与寂静,灯光透过轻薄的帷幔,营造出一种幽暗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谁家练夜迟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漫长与孤独,仿佛在问世间何处有人还在忙碌或等待,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惊回短梦千门月,不断秋风万里思”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千门月下的短梦被秋风唤醒,思绪随着无尽的秋风飘向远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岁晚江城还自急,天寒闺阁最先知”则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与生活的节奏。岁末的江城显得格外匆忙,而寒冷的天气最先让闺阁中的女子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暗示着女性角色在传统社会中的敏感与细腻。
最后,“高楼人静星河烂,正是霜华欲下时”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高楼之上,人声已息,繁星璀璨,预示着霜花即将降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闻砧》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