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诏平明走玉珂,夕郎持节越山阿。
西风旗鼓催行色,南国莼鲈助醉歌。
邻寇未销谋可尔,部氓犹困政如何。
番禺今得长城利,推此求功曲突多。
飞诏平明走玉珂,夕郎持节越山阿。
西风旗鼓催行色,南国莼鲈助醉歌。
邻寇未销谋可尔,部氓犹困政如何。
番禺今得长城利,推此求功曲突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大忠所作的《送程给事知越州》。诗中描绘了程给事即将赴任越州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即将面临的挑战的深思。
首句“飞诏平明走玉珂”,以“飞诏”和“玉珂”形象地描绘了朝廷急促的命令和程给事迅速出发的情景,展现了官场的繁忙与效率。接着,“夕郎持节越山阿”则通过“夕郎”和“持节”进一步强调了程给事的身份和使命,以及他将要前往的越州之地的遥远与险峻。
“西风旗鼓催行色”一句,以“西风”、“旗鼓”和“行色”生动地描绘了程给事出发时的场景,既有壮丽的气势,也蕴含着离别的哀愁。“南国莼鲈助醉歌”则巧妙地引用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程给事即将面对的思乡之苦。
“邻寇未销谋可尔,部氓犹困政如何”两句,直接点出了程给事即将面临的挑战——外敌未除,内部百姓生活困苦,需要他施展谋略和政治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体现了对官员责任的深刻认识。
最后,“番禺今得长城利,推此求功曲突多”两句,以番禺(今广州)为例,说明程给事如果能够借鉴历史经验,采取灵活策略,不仅能够巩固边防,还能在治理地方上取得更多成效。全诗在赞美程给事的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政治智慧。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
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
知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
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
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
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
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
师心每独往,可否辄自必。
折足非所恨,所恨覆鼎实。
上赖吾君仁,议止海滨黜。
凄酸念母氏,此恨何时毕。
平生贤孟博,苟生不谓吉。
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
凄凉百年后,事付何人笔。
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