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寺》
《高寺》全文
宋 / 张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高寺鸣钟后,孤舟落雁边。

已知归径晚,故就上方眠。

石峻溜声急,月高松影圆。

明朝下烟霭,回首阻清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悟。

首句“高寺鸣钟后”,以“高寺”点明地点,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鸣钟”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灵的呼唤,为整首诗定下了沉思的基调。接下来,“孤舟落雁边”一句,以“孤舟”与“落雁”构成画面,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和谐共存的意境,仿佛在说,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已知归径晚,故就上方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与对禅房的向往。这里的“上方”既指高处的寺院,也暗含了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诗人似乎在说,尽管归途漫长,但心中已有归宿,于是选择在寺院中安眠,寻求心灵的慰藉。

“石峻溜声急,月高松影圆”描绘了一幅夜景图:山石陡峭,水流湍急,月光皎洁,松影婆娑。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感慨。水流的急促与月光的柔和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美学理念。

最后,“明朝下烟霭,回首阻清川”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诗人将离开此刻的宁静之地,但心中留恋之情不减。这里的“烟霭”象征着朦胧与未知,而“清川”则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纯净与自由的渴望。整首诗在结束时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与不舍,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禅意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斛
朝代:宋   籍贯:渔阳(治所在今天天津蓟县)   生辰:约公元一一二0年前后在世

张斛[约公元一一二0年前后在世]字德容,渔阳(治所在今天天津蓟县)人。生卒年均不详,辽时南渡,约金太祖天辅中前后在世。仕宋为武陵守。金建国,理索北归,官秘书省著作郎。善书画,工诗宇文虚中颇激赏之。元好问称:“其文笔字画,皆有前辈风调,宇文(虚中)大学士甚赏之。”(《中州集》)斛著有南游、北归等诗集。
猜你喜欢

林景商观察招饮怡园,酒后口占·其二

旧是经纶济世才,如何蛰伏老岩隈?

让人干预苍生事,容我鏖诗薄醉来。

(0)

菽庄钟社即事·其三

骚坛俯瞰鼓浪湄,咸、籍风流独冠时。

高挹群贤同入座,满天风雨夜鏖诗。

(0)

题胡君湘笔记·其一

天壤偏生此逸才,搜罗古往与今来。

就中不尽沧桑感,不是文章是劫灰!

(0)

有赠·其二

廿年前事已云烟,况复沧桑幻海田。

我似头陀卿绣佛,自怜且更为君怜。

(0)

有赠

不知海外有奇童,赠汝加名蔡汉融。

四岁能通千百字,鸡群一鹤立当中。

(0)

与谢石秋夜酌偶成·其一

霜磬泠泠落九天,道人重梦小游仙。

近来悟得长生诀,收拾云罗作被眠。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