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笥山留题》
《玉笥山留题》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古风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

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

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

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0)
翻译
神仙居住的地方应该遥远,王命的事务究竟何时才是尽头。
不必推辞旅途的辛劳,暂且在玉峰歇息一下。
身体已经疲惫消散,心灵却静止凝固。
真正的精神气息自然清新空灵,并非单纯因为喜好松石。
九位仙人都是博学之人,山洞沟壑间留下了许多他们的遗迹。
游子啊,为何你要不停地奔波劳役,不归去呢?
注释
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
会应:应当。
远:遥远。
王事:王命的事务。
何极:何时尽头。
征传:长途跋涉。
劳:辛劳。
聊一息:暂且歇息。
形骸:身体。
销散:疲惫消散。
凝寂:静止凝固。
真气:真正的精神气息。
清虚:清新空灵。
好松石:喜好松石。
九仙:九位仙人。
积学:博学。
遗迹:遗留的痕迹。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归去来:回归。
胡为:为何。
但:只。
征役:奔波劳役。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玉笥山留题》。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道士朋友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以及对道家修炼和精神境界的向往。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仙乡相聚的意境,“王事”指的是尘世间的俗务,“征传”则是传达或召集朋友的意思,表明诗人对于逃离世俗纷争的渴望。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玉峰之美景的短暂停留和欣赏。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这四句则转向了内在的心灵体验,“形骸”指的是物质身体的消逝,“心想”则是精神上的澄明与宁静。诗人通过“真气自清虚”的字眼,表达了一种道家修炼中追求的境界,即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精神纯净的状态。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最后两句则是对九位仙人的崇敬,以及对于他们修炼遗留下来的洞府和山林的赞美。末尾的“游子”自指诗人自己,对于不断往返于尘世与仙乡之间的生活表示了一种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于平淡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道家精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和内在宁静的心灵世界。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谢二吴书见访

缁衣之后赋无衣,王室安知晋郑依。

淝水八千思偃伯,丹徒十万尽忘饥。

喜看猿鹤从公乐,更觉莼鲈到处肥。

泉楮未通民力乏,梦怀远志忆当归。

(0)

送三八弟归九江·其八

陆侯与邹令,善政时所尊。

为我谢契阔,寄言托诸昆。

送子华阳道,迤逦白下门。

怀言欲赠别,临别又忘言。

(0)

题顺宁壁·其二

墓道深衣自涕洟,分明入耳似闻诗。

月征日迈求无忝,尽是临深履薄时。

(0)

宁考神御奉安原庙·其三

太室祼将严体荐,景灵朝献荐牙盘。

九重黼坐盘盂固,四海苍生奠枕安。

(0)

题英薮山房

筑室傍丹梯,新颜手自题。

空涵龙洞雨,壁污燕巢泥。

树色围春昼,书声杂暮溪。

南园花正发,携酒听莺啼。

(0)

徐师川典祀庐山延真观用送驹父韵饯别四首·其一

徐稚前风在,何劳白首归。

书来寄文锦,诗报守寒机。

驽骥难同力,鸾凰任自飞。

前村幽独意,且放酒淋衣。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