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
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
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
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
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
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
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玉笥山留题》。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道士朋友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以及对道家修炼和精神境界的向往。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仙乡相聚的意境,“王事”指的是尘世间的俗务,“征传”则是传达或召集朋友的意思,表明诗人对于逃离世俗纷争的渴望。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玉峰之美景的短暂停留和欣赏。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这四句则转向了内在的心灵体验,“形骸”指的是物质身体的消逝,“心想”则是精神上的澄明与宁静。诗人通过“真气自清虚”的字眼,表达了一种道家修炼中追求的境界,即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精神纯净的状态。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最后两句则是对九位仙人的崇敬,以及对于他们修炼遗留下来的洞府和山林的赞美。末尾的“游子”自指诗人自己,对于不断往返于尘世与仙乡之间的生活表示了一种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于平淡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道家精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和内在宁静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