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室祼将严体荐,景灵朝献荐牙盘。
九重黼坐盘盂固,四海苍生奠枕安。
太室祼将严体荐,景灵朝献荐牙盘。
九重黼坐盘盂固,四海苍生奠枕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遂的作品,名为《宁考神御奉安原庙(其三)》。从诗句来看,整个意境庄重而又肃穆,充分体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隆重和庄严。
“太室祼将严体荐”,这里的“太室”指的是皇家宗庙,祼为宗庙中的祭祀之物。祼将严体荐,可见这是一种严肃、郑重的推荐或献上的行为,体现了对祖先的尊崇。
接下来的“景灵朝献荐牙盘”则描绘了一种朝拜的情形,其中“景灵”可能指的是神灵,“朝献”即早晨进献祭品,“荐牙盘”则是用牙盘装饰或盛放祭品,进一步强化了祭祀的庄重感。
第三句“九重黼坐盘盂固”,这里的“九重”可能指的是宫殿的层次,也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黼坐”则是座位的装饰,“盘盂固”表达了一种稳固和坚固的状态,显示出对神灵安置的尊敬。
最后一句“四海苍生奠枕安”,“四海苍生”意指天下所有的人民,而“奠枕安”则是为神灵准备好休息之所,让祂安然享受供奉之物。这里传达了一种对神的敬畏和希望通过祭祀来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平安。
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祖先、神灵的崇拜以及祭祀活动中的礼仪之严谨。
问山灵、烟云无恙,频年会此吟啸。
溪流宛转亭台曲,不数十洲三岛。香雾袅。
恁竹外梅边,惯听书声早。峰屏绿绕。
指矮几瞑琴,横窗停盏,不放片尘到。
流光速,那信知音还少。傅红犹记娇小。
绛帏十载春风暖,早识秋蟾怀抱。临墨沼。
感青眼殷勤,矜许巴巫调。凭高远眺。
念鸥纵圆盟,燕偏辞垒,何日认归棹。
小扇挥萤,轻绡笼雾,犹记年时庭宇。
风露阑干,坐听小楼人语。
道此际、枕簟生凉,又谁信、西风残暑。
料如今、对月临风,绿窗不似旧情愫。
天涯知否倦旅,多少离愁往恨,红笺难诉。
千里关山,梦绕白云乡树。
奈秋来、雁带书遥,但落叶、打窗无数。
正潇潇、思入烟波,夜江蓬背雨。
一代词宗,半生落拓,布衣空老江湖。
论先生□□,合伴林逋。
记吹得、玉箫声彻,小红低唱,此亦仙乎。
□马藤花下,不堪泪洒啼鸪。
暗香疏影,问梅花、消息何如。
纵乌帽风流,龙眠图画,但写眉须。
三十六陂烟雨,更谁怜、一棹菰蒲。
独巢湖一曲,至今犹自追摹。